通讯员:王华 陈建虎 韩贤峰
艾再孜提力·肉孜母亲帕夏汗·依拉木常年生病,医药费高,其子女多而小,生活拮据,今年承包承包40亩棉花,眼看周围的棉田打顶都结束了,他和妻子每天只能打一点,很着急,陈建虎知道后,带领工作组成员来到了他的棉花地。“我非常感谢工作组,不怕太阳暴晒,来给我打顶”,
艾再孜提力·肉孜激动地对记者说。 棉花打顶以来,工作组每天都帮助劳力少、困难的职工打顶,为棉花座果争取了最佳时节。 连队工作尤其是农田劳作,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他们来说,非常陌生,为了克服不利因素,工作组起家串户与职工交心,寻求职工的理解;不懂请教连队干部,争取他们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时间对二连情况尽收囊中,与干部职工的感情也与日俱增,比如从春耕春播到田间管理,棉田里经常出现他们身影,职工群众最初在一旁看笑话,变成了如今一起说笑话,工作组也逐渐了解了棉花生长的各个过程,从耕地播种到保墒定苗,从浇水施肥到除草打药等。工作组成员边打顶边与记者谈笑,看见长势良好的棉花,我们也与承包户一样,非常幸福,只要职工口供有钱,他们的生活就会美好,社会就会和谐,我们也希望年底职工丰产丰收,经过几天的打顶,现在我们也熟练了,喉舌什么顶要打,什么顶不能打。“第一天,我们给打顶,心里没底,虽然有技术员讲解,还是打错,该掐的没有去掉,不该打的反而去掉了,为了尽量不盲目打,我们几个由连队技术员、连队、副连长一人带一一个,手把手地教,现在慢慢地熟练了,如果打错了顶,座果就会少,影响产量和收成,这是我们工作组最不愿意看到的”,工作组成员韩贤峰对记者说。 二连连长聂维军说:“二连工作组对工作、职工感情非常上心,不管哪家有事都必助,能吃苦,从春播到田管,非常尽力,不把自己当外力,这样的工作组我们欢迎。” 边打边谈笑风声,一株株棉苗抛在身后,时间也不知不觉地流逝,肚子有些饥肠辘辘,该吃午饭了,工作组随意告别再孜提力·肉孜,返回住地做饭。 在回住地的路上,大家觉得一点也不辛酸,反而有成熟感,边走边谈自己的感受,走着走着,碰得到二连贫困户艾力·买买提力。他问,干什么去了。工作组说打棉花顶。一听说打棉花顶,心里激动了他说:“我30亩棉花地就是陈组长帮助打顶的,热合曼提。”艾力·买买提力一家4口人,妻子生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小孩上学,一家全部重担压在他一人身上,工作组获悉之后,经常到他家嘘寒问暖,帮助打理,缓解了他的精神和劳动力压力。 吃了午饭稍作休息,那片棉花在向他们招手,打顶工作还在继续……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2 15:46 , Processed in 0.0196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