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话李郁刘波 严肃戏谑地重构新闻现场

2014-8-7 10:27| 发布者:cphoto| 查看:2362| 评论:0

摘要:假使李郁和刘波将他们这些所谓的“新闻照片”投稿给图片社,我想,应该没有一家会采纳。模拟的拒绝理由如下:它们看上去太假了,而且一看就是摆拍的。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

假使李郁和刘波将他们这些所谓的“新闻照片”投稿给图片社,我想,应该没有一家会采纳。

模拟的拒绝理由如下:它们看上去太假了,而且一看就是摆拍的。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2006-04-05 [入室未偷到钱自恼怒 十三岁少女火烧同学家]

十三岁少女小倩(化名)偷配了同学林玉(化名)家的钥匙,一个多月内多次进入林家偷盗,4月1日,小倩再次进入林家,没有偷到钱,她竟然放了一把火烧了同学家的主卧室。昨日两家达成协议,小倩家人向林家赔付三万元。

不过,单纯一个“假”字并不能概括他们的作品。李郁和刘波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报纸上的社会新闻,这两位来自湖北的艺术家从报上甄选合适的文本,通过摆拍,把本无配图的文字转换成他们预想中的新闻现场。从《狗年十三个月》、《受害者》、《戊子己丑霹雳火》到《暂未命名》,李郁与刘波选择的新闻本身多与暴力、欺骗与谋杀有关,照片构图完整,画面中的人物表情冷漠阴郁,给人一种荒诞幽默的感觉。

而细看这些照片,你会发现李郁和刘波在转呈“二手现实”的同时,似乎暗言着某种隐喻。他们一边严肃地做着作品,一边又戏谑地调侃着他们,创建出真实事件的假象。上周,Photofans见到了前来上海参展的李郁与刘波,不过由于刘波临时有事,我们就单独与李郁聊了聊,听他说说他们的合作以及作品背后的秘密。

Photofans:说说你和刘波是怎样开始合作的吧。

李郁:我先是认识刘波的一个同学,后来就认识了刘波。他当时在大学学的是油画,但特别喜欢摄影,也拍黑白照片。我学的是信息技术, 什么都学一点的那种专业,也有摄影课。开始我们各自做作品,参加过一些展览。2005年,刘波找到我说,要不我们一起拍个东西吧。

Photofans:拍的是什么?

李郁:当时他借了本画册,叫《黑色纽约:纽约每日新闻档案犯罪照片录》,那个画册我后来知道还挺有名的,影响到了黑色电影。刘波说想把里面的犯罪现场照片翻拍一下:在武汉的街头,让现在的人来演。后来我想了一下,说要不干脆用一些我们本地报纸上的新闻来做一组系列。他说挺好的。

Photofans:于是就有了你们的第一组作品《狗年十三个月》吧,你们选择新闻有什么条件么?

李郁:好玩的小新闻,我们没有选过重大的新闻,而且地点都限定在武汉周边。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6-2-20 [雄楚大街关山段一在建楼盘惊现焦尸]

昨日下午5时许,武昌雄楚大街关山段一在建楼盘,年后刚复工的施工人员在14楼发现一具已被烧焦的尸体。警方拒绝透露相关案情。

Photofans:在拍摄每张照片前,你们会做些什么工作?

李郁:我们选好一个新闻,然后就找一个景,一般都是实景。先用数码拍一下,框一个范围,然后自己先演一下,摆下动作看看站位。接着找演员。

Photofans:找演员有什么条件么?

李郁:一般都是朋友,亲戚,包括父母,刘波的学生、邻居都会参加,他们都愿意帮忙。而有些特殊画面需要去请演员来演。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6-09-10 [公安县发生一起强奸案 五名嫌犯四个即将上大学]

昨日凌晨一时许,公安县斗湖堤派出所民警巡逻至侨联宾馆,听到三楼有女子呼救,遂破门而入,发现令人震惊一幕:一男子正对一少女实施强奸,另几人则在一旁观看。令人痛惜的是:五名嫌犯都是高中毕业生,有四人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Photofans:我觉得你们在拍摄时,似乎把现场还原成了一个舞台。照片从构图和表现上来看都相当完整,同时,你们似乎也用到了闪光灯。在画面上你们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

李郁:想做得比较通俗。我们采取了一种模式,就是闪光同步,把背景拍得暗一些,人物亮一些,有时候白天能拍出黄昏的效果。

Photofans:有种在光天化日下犯罪被看到的感觉。

李郁:我倒觉得更接近杂志上的一些时尚片子。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6-03-27 [象棋老骗局又有人上当 一市民被抢走1100元]

昨日上午10时许,青山钢花115街的李师傅出门买装修材料,看到几人在路边摆象棋残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嘲讽李师傅没有钱赌棋。李师傅一生气,将身上的1100元掏了出来,几人一把将钱抢去,四散逃走。

Photofans:你们俩的分工是怎样的?

李郁:没有什么明显分工。主要是我看报纸选新闻。然后就一起去找人找道具找地方拍。

Photofans:后来在《受害者》系列里,你们把新闻选择的范围缩小了,为何选择集中在“受害者”这个点上?

李郁:因为我们在做《狗年十三个月》的时候,发现报纸上老是提到“受害者”这个词。可能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受害者心理。同时,论述纪实摄影的文章中常提到的弱势群体这个词,我们觉得不如受害者这个词更准确。

                                                    受害者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2007-05-02 [陪唱女被强制灌毒 警方已介入调查]

前日晚,武昌石牌岭某歌厅内,一男子点陪唱女小丽(化名)到包厢陪唱,唱到深夜11时50分左右,该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约10毫升的红色液体倒在饮料杯子里,让小丽喝掉。在遭到小丽拒绝后,该男子竟强制将液体灌进小丽肚里。

Photofans:到《受害者II》时,你们更注重新闻与新闻间的关系,刻意从不同的新闻中去寻找画面中的共通点了。

李郁:你还知道《受害者II》?那是我们一开始起的名字,但后来有个人给我们提意见说要改个名字。后来正式的名字叫《戊子己丑霹雳火》。

Photofans:挺拗口的,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字?

李郁:拍那组的两年正好是戊子年和己丑年,我在网上查戊子己丑,一查就跳出来“戊子己丑霹雳火”,它是中国一本算命书《甲子纳音》上的说法,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说的是那两年都是火年。

                                            戊子己丑霹雳火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 2009-05-07 [出狱第九天 小伙勇救轻生女]

昨晨,新洲举水河畔上演感人一幕:一名17岁少女纵身跳入河中,不识水性的孙某冒险入河,托起轻生女后急做人工呼吸,轻生女很快转危为安。令人想不到的是,有此壮举的孙某,出狱仅9天。

                                                    戊子己丑霹雳火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 2009-07-19 [男子图谋不轨被抓现行]

7月17日凌晨2时35分许,武汉市公安局巡逻民警接110指挥中心调警称:余家头铁路道口处有一男子将一女子挟持。两名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搜索。很 快,在附近一条小巷内,民警发现一赤裸下身的男子正将一名女子压在身下,图谋不轨。两民警当即将该男子抓获。

Photofans:之前你们都是一年拍摄一个系列,但第三组用了两年。为什么延长了一年?

李郁:第一个系列是狗年拍的,2006年。那时我们就设定了每一年要拍一组。2006年我们拍了24张,2007年《受害者》也拍了24张,但拍完这两组,我们发现想象不出什么新画面,新闻本身也有很多重复的元素,我们就想,干脆下一组就利用这个重复吧。我当时的建议是拍几对重复的,刘波说干脆24张都两两重复,于是我们就拍了《受害者II》。

那是2008年,后来我们发现这样拍,一年内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新闻,就延长了一年,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新闻。

                                        戊子己丑霹雳火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2008-08-19 [氢气罐爆炸酿惨剧 卖气球老人不治身亡]

昨日上午八时,新洲区阳逻街一民房内发生爆炸事故,一名卖氢气球的老人被炸身亡。事发后,警方赶往现场调查,初步认定当事人在灌氢气球时,氢气罐突然发生爆炸,非他人故意所为。

                                                戊子己丑霹雳火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金报2009-02-01 [土法制氢气 铁罐突爆炸]

大年初三晚上,新洲区阳逻街一私人旅社内发生爆炸,一对年近六旬的河南夫妇一死一伤。据伤者孙桂英讲述,她和丈夫用土法制氢气,做氢气球卖,不料氢气罐爆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

Photofans:后面你们就开始拍视频了,但那些视频看上去还像是照片,不过是些动态的照片。

李郁:是的。数码单反出现之后,有了5D2,很多人用这个相机的视频功能拍小电影。正好刘波他们单位有5D2,我们就用这台相机拍摄了录像作品,但创作的出发点还是来自摄影。巧合的是5D2是一部照相机,而不是摄像机。

当时我们觉得,肯定不能把新闻拍成故事。武汉一些电视台会把社会新闻编成很曲折的电视剧,我们特别不想拍成那种。我们想,视频里不能有对话,也不能有什么情节,因为新闻本身已经是情节剧了,最好能用一个画面表达,就成了这个样子。

                                   暂未命名(视频)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视频截图)

                                     楚天金报2010-11-18 [一女子裸死在失火足浴馆]

昨日凌晨1时50分许,位于武昌八一路的一家无名沐足馆内突然浓烟滚滚,附近居民赶忙呼叫救火。扑灭明火后,他们发现馆内一30多岁女子死亡,身上一丝不挂,又连忙报警。有居民表示,该女子系该足浴馆女老板。

Photofans:没用继续用彩色,而改为黑白是为什么考虑?

李郁:首先是技术上达不到彩色的标准。

Photofans:以前的三组是用什么相机拍的?

李郁:4X5,底片是柯达最艳的那种。这里有件事挺好玩的,以前整个武汉没有冲洗4X5反转片的店,到我们做作品的头几年才有的,等我们拍完那几组照片,那家又不做了。能冲4X5反转的整个武汉就只有一家,现在一家也没有了。

胶片的颜色容易出效果,和我们想要表达的题材特别接近。但后来改用数码的时候,颜色总是达不到要求,可能是我们还没掌握好数码相机的用法。我们当时还在考虑,可以从摄影早期的状态找一个切入点,也就是回到起点,再寻找新的方向。达盖尔时代拍一张银版,不是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吗?要好几分钟,我们这些视频也可以看做是六分钟的曝光,这就产生了联系。所以既然这样,我们就搞成“黑白照片”,黑白的效果也会强烈一些。

                                暂未命名(视频)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视频截图)

                               楚天金报2010-05-20 [时尚女孩赤脚站立街头十三小时]

18日上午10时起,本报不断接到读者电话,称惠济路和解放公园路交会处,一名着装时尚、面相娇好的年轻女子,一直光着脚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其异常行为引起了市民的关注,直至日凌晨1时许,经过警民和亲人的帮助,女子被送进了医院治疗。

Photofans:的确如此,在这些视频随意截一个画面,都可以成为一张照片。画面里有些细节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有的人从头至尾都没有移动,比如站在街头13小时的女子右侧的路人,天桥女人背后的擦鞋者。他们看起来明显就是你们安排的。为何要安排这些演员?

李郁:一开始我们也没安排人坐在那,但因为现场的广告射灯打在人脸上反差太大了,效果肯定不行,我们就安排了一个人坐在旁边,让他挡一点光,让硬光边缘羽化。那个角度很难找,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合适的。

天桥上的女人是位母亲,她的孩子被打伤了,她在事发地蹲守,寻找打人者。那个擦皮鞋的人是我们刻意安排的。为什么会加这个?达盖尔有一张巴黎街头的照片,曝光时间大概是七八分钟,因此照片里的行人和马车都消失了,只有两个擦皮鞋的人,因为没动就留了下来。所以我们就有意加上这个元素。

                                暂未命名(视频)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视频截图)

                                楚天都市报2010-10-19 [犟母亲苦苦蹲守21天擒住疑凶]

9月17日凌晨,17岁青年熊成(化名)在网吧因纠纷被人砍伤。 经调查,警方确定了疑犯的家庭住址,但几次布控未能发现其踪迹。熊成的母亲为擒疑凶,决定在疑犯家附近一人行天桥上独自蹲守,她每天假装靠在栏杆上看杂志,暗地里偷瞄疑犯住处。21天后,终于发现疑犯,报警后警察迅速将其抓获。

Photofans:达盖尔那张太有名了。你们之前的几组里也有一些摄影元素,我特别喜欢一张民警打闪光救下跳江女子的那张。

李郁:我个人也特别喜欢那张,它是涉及到摄影的。在我们的假定那名武警本人可能也是个摄影爱好者。他拿相机闪光,会让人联想到很多。比如桑塔格在《论摄影》里面讲:“人们越来越多地用照相机取代了枪来对世界进行侵犯。”她举了个例子,说从前西方人来到非洲草原上拿枪打猎,现在变成了从草堆里伸出一个个长焦镜头,拍摄的对象仍旧是动物。是这样一个例子。但是这个武警,他创造性的使用了他手里的相机,他本来手里应该拿枪的,终于有一回,相机变成了救命的工具。

                                                    受害者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7-07-22 [女子感情受挫欲跳桥 三警合力救下轻生女]

前日晚9时,一名女青年坐在汉阳桥头堡50米处的大桥护栏上,几次欲跳下。三名武警官兵闻讯立即聚拢准备施救,他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不停地冲着她闪光,转移她的注意力。最终趁其不备,将她抱到了安全地带。

Photofans:除去一些摄影元素,你们是不是也挺看重新闻本身的隐喻?

李郁:新闻本身经常带有隐喻,我们会利用一下。比如有两个新闻,都是和看电视有关的,一个是某人每天关在空调房间里看奥运,结果感冒了;另一个人每天在家里看汶川地震,导致抑郁症复发。 这两个新闻本身放在一起,就有强烈的隐喻,媒体带给我们无穷尽的信息,同时也代理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控制着我们的精神,甚至控制了我们的肉体。

                                        戊子己丑霹雳火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8-08-16 [天天看奥运,流鼻涕,医院一检查,空调病]

大学生陈某是体育迷,奥运会开幕以来,几乎每天都呆在空调房里看比赛。昨日,他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医生告诉他患上了空调病。记者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呼吸内科获悉,奥运期间,空调病患者比以往上升了30%左右。

                                               戊子己丑霹雳火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8-05-27 [过度关注灾情诱抑郁症复发]

昨日,56岁的张某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称自己每天从电视里观看四川地震灾情,情绪日渐低落。经诊断,其抑郁症呈复发趋势,医生建议其少看或不看相关新闻,精神类药物加量。

Photofans:在你们所有的作品都有一种荒诞感,这是不是你们预先设定的?为何要带有这种感觉?

李郁:从生活到媒体,现实本身都给人带来强烈的荒诞。

Photofans:模特的表情也是冷漠的、呆滞的。为何让他们这样表现?

李郁:因为有些时候你真正碰到一件事情,你还来不及反应,所以还来不及有表情。而可能当他注意到的时候,那个瞬间就已经过去了,他的表情也就不是我们想要的了。我们也比较反感广告里面那种瞪大眼睛夸张的拍法,我们不想要那种感觉。于是正好形成了你看到的这种冷漠疏离的效果。

                                                    狗年十三个月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6-06-05 [昙花压枝头]

昨天晚上,住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家属院的曾女士家中,十四朵昙花竞相开放,硕大的花朵挂满枝头,溢满芳香。曾女士说,花儿一般都是晚七时许开放,至晚十一时许开至碗口大,然后慢慢合拢。

Photofans:有的作品里,我看到你和刘波也上阵了,比如开车司机被刺的那段视频,还有么?

李郁:有。不知你记得么,有一张两个人骑摩托车抢劫的。

                                   暂未命名(视频)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视频截图)

                                   楚天都市报2010-04-26 [沉默男乘客突然掏刀刺向的哥]

前日下午四时许,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古田二路拦下的哥许友清师傅的出租车,要去走马岭。一路上该男子沉默不语,到了走马岭后,男子突然拔刀袭击,将许师傅腹部刺伤。后路人报警并相救,警察很快赶到,将歹徒制服。

李郁(左)扮演沉默男乘客,刘波(右)扮演的哥。

Photofans:记得,他们抢了一包屎。

李郁:我们演的不是抢的过程,而是抢完后正准备分赃的时候,我们把那张照片当作是我们的工作照。哈哈,那两个飞车劫匪抢到的是用报纸包着的一包狗屎,我们的创作也是从报纸里找东西。这个新闻就像是说的我们俩。

                                                        受害者 系列之一 李郁刘波作品

                                                 楚天都市报2007-08-14 [飞车劫匪狗粪也抢]

11日上午11时许,陈女士抱着小狗,到老河口大桥路农行取钱。还没轮到她办理业务时,小狗竟要"出恭",陈女士忙用报纸将狗粪包好,准备扔到门外的垃圾筒里。谁知刚出门,纸包就被两个骑摩托车的男子飞车抢走。

Photofans:哈哈,从报纸里找到屎。非常恶搞,你们的表情也很夸张。

李郁:对,实际上那张我们没想真实还原场景。远处有一盏灯,刘波在里面还拿着测光表,两个人都在笑。我们有意把它变成一个脱离作品语境,但透露我们工作方法的情境。就这一张是那样的。

                                                         刘波(左)与李郁(右)

关于李郁+刘波:

李郁+刘波是生活在武汉的艺术家组合。李郁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刘波1977年生于湖北石首,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两人开始合作,以当地报纸上的社会新闻为素材创作摄影和录像作品。

两人曾在中国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空间、挪威波什格伦艺术中心、武汉K11艺术村等地举办个展。也曾参加过2013年首届北京摄影双年展,2012年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年黟县摄影节,2012年日本西宫船坂隔年展,2012年美国纽约卡特拉美术馆Rising Dragon中国当代摄影展,2010年瑞士Vevey Images摄影节,2009年西班牙GetxoPhoto摄影节等展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6:59 , Processed in 0.07156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