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朱玲玲的摄影世界观 20年摄影之路感叹辛苦(图)

2014-8-7 10:36| 发布者:cpnoz| 查看:819| 评论:0|来自:信息时报

摘要:  朱玲玲拍摄的伍氏宗祠。   朱玲玲镜头下的佛山镬耳大屋。   朱玲玲将镜头对准佛山东华里40号坐落的一栋走马楼式民居。   ▲2008年6月,还未升级为老公的罗康瑞,以28万元拍下朱玲玲的 ...

  朱玲玲拍摄的伍氏宗祠。

  朱玲玲镜头下的佛山镬耳大屋。

  朱玲玲将镜头对准佛山东华里40号坐落的一栋走马楼式民居。

  ▲2008年6月,还未升级为老公的罗康瑞,以28万元拍下朱玲玲的作品。

  2010年朱玲玲这幅摄影作品《蝶恋花》以100万港元高价卖出。

  朱玲玲爱拍摄花卉,《花鸟情怀》是歌颂大自然之作。

  朱玲玲作品《荷塘丽色》具色彩层次感。

  霍启刚的全家福是朱玲玲操刀拍摄的。

  2013年9月,朱玲玲在她的摄影作品前留影。

  一般大众印象中的朱玲玲是优雅的豪门太太,和“辛苦”、“大汗淋漓”的活拉不上关系。但其实,她不只爱美美地被人拍,也爱辛苦地扛着大堆摄影器材去捕捉几秒的候鸟。从1994年开始跟随摄影家陈绍文学习艺术摄影,朱玲玲曾经远赴非洲拍摄鸟类迁徙。因为爱上摄影,朱玲玲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去发现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美,学会耐心、不惧失败。

  近日,《罗朱玲玲眼中的岭南建筑有声摄影展》在佛山举行,镬耳山墙、青砖屋、石板路、蜿蜒街……成为她镜头下的新宠,而这些岭南民居建筑如今正逐渐消失,朱玲玲用38幅作品记录下来。她说:“这些照片记录着我对传统岭南文化的理解及表达,希望五年后,我再来对比一下这里的变化。”谈到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寄托到摄影中去,她感叹,搞摄影的确很累,但也是她追求艺术的方式。

  什么时候开始对摄影感兴趣?

  “做香港小姐被人拍开始接触摄影”

  早在结婚前,朱玲玲已经对摄影好奇,只是没有付诸行动,她说:“我14岁开始已经很好奇,虽然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相机,也没有机会正式学习,但一直在想学习摄影。直到后来做了模特、香港小姐,经常被人拍照,我就跟在摄影师后面,看一下相机是怎么样使用的,开始一点点接触。到我最小的儿子上1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些自己的时间,才找了陈绍文老师,直到现在我还在学习。”

  而花卉是朱玲玲最喜欢也最擅长拍的对象,“因为一直很喜欢花,也有学习插花,对花要怎么摆,哪一边向着太阳比较好,这些方面比较敏感。当我学摄影的时候,我去公园看见花,马上就有灵感该怎么样处理这幅照片,所以会快一点收获到想要的照片。”

  摄影有什么怪癖喜好?

  “不拍家人,不喜欢被人打扰”

  拍过很多静物,但朱玲玲私下却甚少帮亲戚好友拍照,她笑说因为儿子们都不喜欢被拍,“儿子小的时候就很不喜欢被拍,老是说‘妈咪,不要拍啦’,还赶我走。家庭聚会的时候我会拿着傻瓜机拍一下,但和我拍花卉或其他题材是全然不同的,拍别的题材我会用一些比较好的相机去创作,一定要去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拍,如果有小朋友在旁边,或者有很多电话打进来,我也是专注不了的。”

  同样热爱旅行的她对旅途上的风景作品也是又爱又恨,“去旅游的时候,我也会带一部相机,趁着没人掐时间拍下来,但如果我要办摄影展,我就不会选择旅游照片。”理由是她认为有些旅游发烧友会去景点很多次直到捕捉到最美丽的画面为止,但她的时间不多,成功机会也少,即使将景色拍得如明信片那么漂亮,她也没有什么兴趣拿出来展览,“因为外面售卖的明信片都已经很漂亮了,那我何必和别人的明信片对比。”

  摄影器材数量和质量对摄影爱好者非常重要,记者好奇她是否也属于烧钱型,她表示:“我的相机,其实比起我的影友不算多,比一般人可能会多一点。我喜欢用一个熟悉了的相机,知道它如何操作,如果突然要拍得很快,就不会因为弄不清操作键而失去黄金机会。一般只有两部相机跟随我拍。”

  为什么拍岭南建筑?

  “有历史价值很值得记录”

  朱玲玲坦言自己从小在国际学校念书,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认识很浅显,直到近年有机会到佛山,见到很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觉得值得记录,才3次专程来拍摄,积攒了一些作品萌发办摄影展的念头。她说:“在祖庙,我看到有广东粤剧的戏台和手工雕刻建筑,才知道原来这里是粤剧的诞生地。叶问、黄飞鸿、佛山的陶瓷,这些东西统统属于岭南文化,才知道这个地方的岭南文化如此丰富。有些建筑技艺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才要好好珍惜它。”

  在众多作品里,朱玲玲特别喜欢一张新建筑包围旧建筑的照片,“有新旧结合。旧建筑是我们的文化,你不可以都拆,有一些不值得保留的,就重建,虽然是新建筑但还是保留古风元素。我相信这样的特色会吸引很多人来看。”

  女生搞摄影辛苦吗?

  “我也不知道自己还可以熬多久”

  谈起20年的摄影之路,朱玲玲感叹辛苦,并坦言身边的影友大部分是男士,“我看没有多少女孩子熬得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可以熬多久。我旁边的人总叫我放弃,每次拍完回来脸又干、晒得又黑,全身都是酸痛的。因为要背很多器材。经常一早出发到晚上没得坐,走到哪里,照到哪里。如果想省力,就少拿一点装备,但到时又会可惜带少了镜头,自己不够力气是吃亏一点的。”不过,辛苦中也磨练了她的耐心,“为了拍摄鸟类迁徙的照片,我常常跟老师一大清早去守候,等一个小时,就为了等待它们集体起飞的时刻。等候的时候我们会测试要用多大光圈,用什么镜头,也是思考的过程,这些年也失败过不少次。”

  而谈到摄影过程中的趣事,朱玲玲分享她在非洲捕捉鸟类迁徙的故事:“晚上住的是帐篷,跟罗先生(朱玲玲老公)一起,他一直看文件,我就在看狮子。有一天下很大雨,地上都是湿的,罗先生习惯住好的酒店,就觉得这根本不是度假,是找辛苦。”但朱玲玲说凡事有失有得,“第二天我到自然公园拍摄全景,爬上山才发现前一晚的雨造成蒸汽还没有散,俯瞰下去,云雾缭绕,地上的大象等动物若隐若现,很难碰到这种景象。刹那就觉得前一天的辛苦是值得的。虽然遗憾没有拍到动物迁徙的照片,但拍照就是这样,需要很多运气,但如果有运气却没有技术也是浪费。”(记者 马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5 11:47 , Processed in 0.08600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