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文:好东西取决于构思和寻找 本文配图:《排队的变迁》 吴国方(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典藏作品) 摄 有人这样认为,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图片专题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标志性的作品和人物,以至于我们今天谈论有关的话题时,会很自然地将其当作参照系,成为考量图片专题呈现的理念和水准。作为那一时期的过来人,参与过其中一些作品的策划和编辑,本人亦有同感。 不要开后门:1975年,上海市民在三角地菜场“堵后门”的标语下排队买菜。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时根据民意所抓的一件工作。 说到图片专题的判断标准,最基本的一条或许应该视其叙事能力而定。那种图片相互之间缺乏必然联系的集锦式的呈现,率性而为的拍摄后再作梳理的组照,以及在表达上似是而非、说不清道不明、飘忽迷离、对镜头中出现的人和物体无法做出准确解释的图像,跟我们理解的图片专题完全不是一码事,更不要说对其好坏做出评价了。当然,我们对此先要做出界定,这里谈论的是纪实或新闻类的图片。而从图片叙事的角度讲,也正是这种性质的图片,才最具有专题操作的价值。虽然我们并不否认,用观念摄影叙事或表达某种情绪,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起早买肉:1980年1月,市民天没有亮就在龙翔桥肉店排队买肉。 至于如何对一组图片专题做出价值评判,就阅读效果而言,或许可以列出这样几条: 它应该让人愿意静下来细细地阅读和品味,其精彩画面能长久地在脑海中浮现; 它应该是一块取自于社会肌体的切片,能让人窥见个中的社会细胞,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它应该成为一个引子,引起人们对某个话题的关注,比如拆迁、污染、打拐、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 它应该能带来思考和判断,而不只是简单的感官愉悦; 它应该经得起专业标准对影像的考量,在技术呈现上有比较高的门槛,不是那种信手拈来的图片; 它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和感召力,填补社会当下缺失的精神空间; 它应该忠实地记录现实,严肃地面对问题,冷峻地揭示真相,有别于所谓的糖水片或沙龙摄影; 它应该具有独特的个人或社会视角,揭示出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背后隐藏的黑洞、旋涡或人性的亮点。 雪中买菜:1984年春节前夕,居民在杭州章家桥菜场前排队买菜。 但如何达到这些效果,哪怕只是满足其中的两三条,或许也需要再做这几个方面的考量。 (一)重大或重要的选题 它应该具有重大的公共价值和传播价值,如大面积影响人们生活和情绪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公众话题,以及那些隐藏在生活中被熟视无睹却影响巨大的人和事情,只要是适合用影像来呈现,并且具有足够的时空跨度和景别展示,就不妨用图片专题的方式来操作。而它的终极呈现,或可佐证历史,或可留作档案,或可作为当下的一面镜子。平心而论,我们对一组图片专题的价值判断,很大程度是对选题的判断。 巨奖储蓄:1984年底,人们在杭州羊坝头银行门口排队购买奖励一套住房的有奖储蓄。 (二)操作难度 从经验看,几乎任何有价值的图片专题,都与操作难度成正比。这也是战地摄影作品和代表人物总是最能获得人们尊重的理由之一。而和平环境中的图片专题,虽然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险境和威胁,却也存在着种种障碍,人为的或天然的,情感的或利益的,主观的或客观的。有时候,“发现”和“进入”本身就是一种难度,特别是当一个概念已经存在时,如何还原成活生生的景象或画面,且能保持高质量的影像水平,就是对操作者的巨大考验。突破现场需要勇气和智慧,与拍摄对象沟通和相互理解也需要耐心和时间,更何况还要在寻常的场景中找到不寻常的感觉,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构成所谓的难度。在我们为一组图片专题欢呼时,一定程度上是为操作者对难度的突破而欢呼。操作者在日常类的题材中慢工出细活,与在突发现场的猛打猛冲的价值考量,应该是对等的。 咸潮缺水:1985年,钱塘江咸潮倒灌,杭州部分地区靠送水度日。 (三)扎实的结构,合理的布局 既然图片专题的考量大多以叙事能力为参照,那么,它的叙事结构就十分重要。它可以按时空的线性关系展开,也可以是按叙事类型或拍摄类型展开,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每一个结构的应用,都会带来相应的阅读方式,或是以中心人物的视角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层层叠叠展开;或是按人物和事情类型平行呈现,在相似的语境下诉说同一段经历和感受;或二者交叉运用,形成大故事中的小故事,主流中的支流。无论以哪一种结构叙事,国内国外,任何一组堪称优秀的图片专题,大多有清晰的逻辑、丰富的细节,无论是人物特写、静物和道具、环境还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都可圈可点。 买豆腐:1986年,杭州龙翔桥豆腐店前排着长队。当时凭豆腐票供应。 (四)既有坚持,又有创新 也许是上世纪90年代留下的影响,由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大师呈现的理念和代表作,依然是我们今天谈论这个问题时必须参照的标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图片专题中排除对视觉手段多样化的探索。我们愿意相信,图片专题最终跟文字专题一样,除了可以用陈述句,还可以有比喻、借代、象征等手法,让影像语言更为丰富。只是如何在纪实和创意之间找到一条相互平行的底线,保证图片专题在本质上的真实,还需要做更多地探索和努力。 购买报纸:1987年,被称为精神食粮的报纸也要排队购买。 (五)准确而有价值的信息梳理 肯尼斯·考伯拉(Kenneth Kobre)在其专著《报道摄影:专业化的探讨》(Photojournalism:The professional’s Approach)中有这样的描述:“有效的报道摄影始于图片编辑,而不是摄影记者。”对这句话,我们或许可以做出这样的阐释:当一组图片专题的拍摄完成后,第一个解读它的人,必须能有效地把握图像背后蕴含的意义,了解它涉及到的背景,查找真相,注明出处,整合出图片的逻辑和表达的内容,包括确定它的呈现方式,提供美学包装。否则的话,那只是一堆原始素材,无法让人有效地阅读。正因为这一点,国内才在上世纪90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图片编辑。而在此之前,一组所谓的图片专题,通常是由非专业者草草拼凑成,是没有完整叙事能力的。在改变了这一状况之后,大凡被人们看好的图片专题,背后都有图片编辑的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片编辑能把一组图片解读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一组图片专题呈现的质量。 安装电话:1991年,杭州市民排队申请安装电话。 (六)传播力度 当人们所说的新媒体或网络时代到来时,也带来了认识上的误区,好像以平面和静态形式存在的图片专题很快就会被具有声音和动态效果的音视频所取代。事实证明,这跟电视出现时就认为电影将过时的判断一样,失之于片面。正如文字这种传统而又古老的表达方式永远不可能被任何新媒体取代一样,图片专题也不可能在人们的阅读方式中消失。就其阅读效率和影像上的亲和力及其参与的可能性而言,它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更何况图片在传播上的简洁与明快,阅读成本低廉,使之能继续作为社会纪实和影像传播的重要手段。 办借书证:1995年,杭州市民在武林广场的流动服务车前,排队办理浙江图书馆的借书证。 新媒体手段的应用,非但没有宣告这种形式的衰亡,反而更有利于它的传播。今天,当人们说起某个图片专题如何了得时,很大程度来自于网络阅读的印象。以往,一组优秀的图片专题会由于纸媒的限制而难以传播。今天,这一障碍已经不复存在。借用网络多种多样的传播平台,一名有拍摄实力的摄影师,借助一名有策划能力的图片编辑,应该不会再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了。 购买龙卡:1996年,人们漏夜排队购买龙卡。当年,磁卡收藏热在杭州兴起。 股市开户:1997年股市红火时,人们在杭州中河路旁的证券登记中心排队开户。 椅子当人:1998年,杭州小营巷改造时人们用椅子代人漏夜排队办理拆迁手续。 购买基金:2001年9月,杭州市民排队购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银行请了大7保安维持秩序。 人居展:2002年10月,杭州市民在人居展上排队领取商品房资料。当年,商品房开始走红。 李湘签名:2003年,李湘在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场签售,排队等待签名者无数。 打腊八粥:2003年,河坊街排起两支打腊八粥的长队。当天,方回春堂首次施舍传统的腊八粥。 报考公务员:2004年底,浙大西溪校区近万人排队报考国家公务员。当年,浙江报考人数比上年增加一倍。 买奥运纪念币:2008年7月11日,杭州一家中国银行前,几位市民跑步赶来排队买奥运纪念人民币。 2008年3月,一批市民在排队等候买晚报赠送的旅游消费券。为使经济走出低谷,杭州发放了多种消费券。 参观世博会:2010年6月19日晚上,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前排着等候参观的长队。当天,上海气温到32摄氏度,为入夏来的最高温度,但仍有42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 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征稿 征集主题:在路上 征集日期:2014年4月至8月31日(以收到参评材料日期为准) 荣誉设置: 典藏作品5组:稿酬各人民币3万元 深度专题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针对一个社会问题、一种社会现象、一类社会族群或任何一种具备典型意义的社会存在形态,以摄影为表现手段,以观照、揭示或批判拍摄对象的某种内在特质所展开的深入阐释性作品。 影像探索佳作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在表现题材、视觉语言、媒材工艺和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实验的作品。 新人佳作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展现出较强发展潜质的年轻摄影师作品。 入选佳作10—15组:稿酬各人民币3000元 获典藏作品的作者不得重复。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大展细则,请参阅中国摄影报4月4日11版,或登录全摄影网中国摄影报摄影比赛专区(http://www.cppfoto.com/activity/home.aspx?activity=115)。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6:58 , Processed in 0.07026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