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游牧·旅程》 阿音(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优秀作品) 摄 张宏伟:聚焦问题、记录变迁、讲述故事 数码普及已经10多年,摄影技术早已经不是门槛。我认为,纪实摄影师的优秀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娴熟的摄影技巧上,更在于成熟的生活经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以,成熟的摄影专题,应该聚焦引起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记录时代变迁、讲述鲜为人所了解的故事。 最近恰好得到一本马宏杰新出的《西部招亲》,他通过记录河南残疾人老三反复多次去宁夏买媳妇的各种细节,比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人10年间的生活际遇。故事中不可避免地连带出社会发展中的诸如“彩礼”“拆迁”等现象。而在这本以影像为主的书中,无华但又阅读流畅的文字,让原本平实的图像内容变得充实。黄新力的《陕北盲人说书》与《西部招亲》有异曲同工之妙,类似采访笔记的文字,将一段段故事娓娓道来,配合一帧帧图片,就仿佛一边看着电影画面,一边听着画外音。 如今太多的纪实摄影师,总是强调“一图胜千言”,忽略了文字在记录中的作用,让受众看到照片之后,不知是哪个年代,也不知是哪个地方,更不知其中的故事。我认为,优秀的纪实摄影师,就应该在摁动快门的同时,勤奋地拿起笔来,记下当时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 两个点连接起来才是一条线,两个点距离越长,这条线也越长。所以,我希望“深度专题”真正有时间跨度,用典型的图像记录有内涵的故事,用一连串的“点”贯穿成一条“线”。 而对于“影像探索”,我还无法想象。因为近年来摄影的表现手法有太多创新,也有太多争议,似乎有人将奇特的表现手法作为“探索”的理由。我不认同,但也不反对。我觉得不管如何探索,唯一检验的标准是,你的图像得让受众看懂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大多数人看了你的作品却不知所云,那一定就是失败的探索。 ~~~~~~~~~~~~~~~~~~~~~~~ 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征稿 征集主题:在路上 征集日期:2014年4月至8月31日(以收到参评材料日期为准) 荣誉设置: 典藏作品5组:稿酬各人民币3万元 深度专题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针对一个社会问题、一种社会现象、一类社会族群或任何一种具备典型意义的社会存在形态,以摄影为表现手段,以观照、揭示或批判拍摄对象的某种内在特质所展开的深入阐释性作品。 影像探索佳作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在表现题材、视觉语言、媒材工艺和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实验的作品。 新人佳作1组:稿酬人民币1万元 授予展现出较强发展潜质的年轻摄影师作品。 入选佳作10—15组:稿酬各人民币3000元 获典藏作品的作者不得重复。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大展细则,请参阅中国摄影报4月4日11版,或登录全摄影网中国摄影报摄影比赛专区(http://www.cppfoto.com/activity/home.aspx?activity=115)。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6:58 , Processed in 0.07180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