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王秋杭:胶片开始回归?

2014-8-12 10:41| 发布者:cphoto| 查看:1513| 评论:0|来自:王秋杭的博客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一批胶片爱好者几乎寻遍了欧洲各国倒闭了的电影公司仓库,从大量废弃的电影胶片中搜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战地记者拍摄的电影胶片。回国后经过人物追访、编辑剪辑、配音、数字化处理后,推出六 ...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一批胶片爱好者几乎寻遍了欧洲各国倒闭了的电影公司仓库,从大量废弃的电影胶片中搜寻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战地记者拍摄的电影胶片。回国后经过人物追访、编辑剪辑、配音、数字化处理后,推出六集彩色电影《二战失落的档案》,一下子风靡全球网络。

2013年10月13日,拍摄于1927年中国上海的无声电影修复版《盘丝洞》,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南方电影节”上公开放映,在“失传”八十多年后首次与观众见面,引起极大轰动。挪威电影资料馆的专家指出,胶片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保存期可长达1000年。

2013年,中国敦煌壁画修复工程浚工,需要进行全面拍摄图像存档,经国家文物局并同国外影像储存专家探讨,决定全部使用8X10大型座机及反转片拍摄。

2014年4月,美国柯达公司继去年后,再次宣布柯达胶片帐价,涨价幅度50--100%......

影像储存问题一次又一次摆了在各国专家、学者面前,胶片一次又一次被认可,数码影像的保存一次又一次被置疑。众所周知,数码影像记录的发明者是柯达公司,但并没有把它投放市场。也许他早就明白影像的使用和储存完全是两码事,数码仅仅在使用方面比胶片方便快捷,但在储存方面至今无法跟胶片相提并论,只有胶片可以在使用和储存两者兼顾。胶片可以数码化后方便使用,而数码的胶片化储存成本极为昂贵。

同样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胶片的保存是静态的,而数码必须是动态的。因为数码储存必须定期备份,因为数码的介质是磁性,而长期静态状态下的磁性是会衰竭的,因此数码的保存无论是刻录光盘或储存硬盘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定期(3--5年)进行一次备份,重要的国家档案还需要光盘、硬盘两种设的双备份,而每种备份还需要存档和使用双备份,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不算人工、设备成本,仅仅每一次备份所需的耗材都是任何个人所无法承受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今天数以千万计的以数码相机为工具的摄影家的影像将不会被储存,只能放置在个人电脑里,随着本人的谢世而烟消云散。能够进入国家级数码档案储存的廖若星辰,而且仅仅是极有限的几幅而已。

因此,摄影界开始了真正专业和业余的分化,严肃、认真、自信的摄影家纷纷回归胶片,甚至不惜回归大型座机和湿版拍摄,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摄影作品的真正价值要随着时间的考量由后人去评价。而急功近利者往往到头来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什么都留不下。

王秋杭

2014年5月26日于杭州古运河畔激活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0:19 , Processed in 0.07287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