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典藏相机(这不仅是一本书,也是一座相机博物馆)

2014-8-19 11:50| 发布者:zhcvl| 查看:1025| 评论:0

摘要:编辑推荐   《典藏相机》具有极佳的收藏价值,它罗列了所有的经典相机,献给每一位热爱相机的人,让他们更透彻的了解相机。这是相机的纪录片,细数了相机从最初到现代的发展史,详细描述了每款相机的各方面信息。 ...

编辑推荐

  《典藏相机》具有极佳的收藏价值,它罗列了所有的经典相机,献给每一位热爱相机的人,让他们更透彻的了解相机。这是相机的纪录片,细数了相机从最初到现代的发展史,详细描述了每款相机的各方面信息。罗列了很多珍贵的相机,极具收藏价值,是一本对相机解读不错的书籍。也展示了一些经典的图片,让整本书生动起来。
  做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入行不久的小毛丫头,看到书里那些各式各样的相机很是兴奋,就像一个没有见过市面的小孩,两眼放光不停的“哇”。这本书,在我的心里是那么的神圣,就像在编辑一本《史记》一般,唯恐出了一点差错。
  在后来的装帧上,我们经过了长久的挣扎和修改,最后才敲定和护封和环衬。这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让这本书更加的精致。不仅是装帧,还有图片颜色的校准,也是一张一张的核对。直到最后看到成书,我们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看到成书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是我想要的样子”。这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成果,还有我们的设计人员,我们的印制都做了很多的努力。现在把这样的一件“艺术品”交给我们的发行人员,期盼能得到好的回应。

海报:

内容简介

  现在,摄影无疑是最为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使用的主要工具当然就是照相机了。《典藏相机》正是从此方面入手,从1826年如何拍摄最早的照片讲起,一直到如今的数码时代,用精美的图片和简练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作者在编写《典藏相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的馆藏,书中大量的照片不仅能让您了解照相机的外形,还能让您从一些伟大的摄影作品中汲取灵感,是摄影师和照相机收藏爱好者的必备图书。
  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使用大量插图的著作着重讲述了照相机这个精巧、优雅,看起来却很简单的设备。它的发明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对我们自己的认识。本书从1826年法国实验者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花了8个小时第一次捕捉到不甚清晰的影像讲起,直到现在利用手机和最高级的数码相机即时完成影像拍摄这200多年来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托德·古斯特夫森(Todd Gu s t avson)为照相机这个主题做了一次出色的向导。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馆藏(GeorgeEastman House Collection)的350多部照相机的照片以及100多幅历史照片、广告和绘图,为内容充实的文字叙述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中包括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有的正是用本书中介绍的照相机拍摄的,还有社会名流的照片以及历史上各款知名照相机的广告,所有图片都配有精心撰写的文字说明。
  古斯特夫森追溯了照相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镜头背后那些通常性情古怪的发明家、商人和艺术家的精彩故事。例如路易斯·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MandéDaguerre),他创造性地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还有摄影行业的先锋企业家马修·布雷迪,他的摄影团队在美国内战时拍摄的战场和士兵照片深入人心,那些画面已深深地烙在这个国家的记忆里。女性方面有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她拍摄的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名流与普通老百姓的人像也享有同样的声誉。
  他还介绍了关于乔治·伊士曼成功的励志故事,这个迷上了摄影的年轻银行职员创建了一家名为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的公司(也以“柯达”为人所知),这个名字几乎成马修·布雷迪(M a t h e w B .Brady),[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60年2月27日乔治为摄影的代名词。还有埃德文·兰德(Edwin Land)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个天才发明了宝丽来(Polaroid)这种既漂亮又迷人的相机并且在市场上进行了推广。
  当然,还有些著名摄影师使用一些不得了的相机:虽不起眼却颇具影响力的有柯达布朗尼(Brownie)、徕卡(Leica)和哈苏(Hasselblad)照相机。本书还突出了技术上取得的多次的胜利,例如艾德维尔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发明的高速摄影过程、闪光灯的研制以及彩色摄影技术。您还会了解到一些有趣奇异的珍品,比如立体照相机、明信片照相机以及隐藏在手表、纽扣和钢笔里的侦探照相机。
  乔治· 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的馆长安东尼· 班(Anthony Bannon)所著的序言,数码相机之父史蒂夫·萨桑(Steve Sasson)和未来影像公司(Future Image Inc.)深谋远虑的创始人兼总裁阿利克斯·杰拉德(Alexis Gerard)撰写的见解深刻的文章,共同对这项现代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之一进行了发人深思的研究。不管您是一名业余摄影家还是拥有多年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值得您去珍藏,是可以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和灵感来源。

作者简介

托德·古斯特夫森,是位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的技术馆馆长。他负责编录、保存并维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及电影设备馆,其中的藏品超过2万件。他曾经单独或与其他馆长共同主持过博物馆的10个展览,其中包括备受盛赞的巡回展览“百年布朗尼”(The Brownie at 100)。古斯特夫森曾经是纽约西部肖陶扩湖协会(Chautauqua Institution)的一名摄影师,于1980年获得了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颁发的摄影艺术学士学位。

精彩书评

  或许值得说一下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照相机是我们了解摄影的关键。

  ——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

前言/序言

  序言:
  一个孩子把球踢向空中。您按动了10美元照相机的快门,那个球就永远不会落回地面了。当然,实际上它1秒之后就会落下来。再过一会儿,孩子还会跑去追它。如果您喜欢这张照片,可能会伤感地想象在自己的女儿长到这么大的时候,把这张花了20美分打印出来的照片给女儿看会是什么样。
  这种可以锁住过去,等到未来再开启的体验,促使人类平均每秒拍摄大约3000张照片。
  快照让我们得以品尝回忆的滋味,无论是极小的快乐还是一触即发的伤痛。它们显示着过去的我们,从许多方面来看也是真实的自我。它们预示并激发奇迹,以各种无法捉摸的形式出现。一张1980年拍摄的3×5照片可以引发一些争论:
  我当时真的是那个样子吗?哦,您12岁的时候就长得这么好看!那个穿绿毛衣的女孩叫什么名字?当时大约有一个星期我跟她最要好了——如果我记得她的名字,我真想给她打电话。
  我们拥有的其他东西其作用都无法与照片相比。我们都理解为什么家园惨遭不幸的时候人们总会用照片来记录,为什么一个3岁孩童的照片会摆放在电话机旁30多年。
  我们知道“摄影”意味着用“光线书写”,但它并非如此简单。虽然我们是摄影作品的作者,但是需要借助照相机这个带有一个开窗的小暗室来书写作品。快门(也可以称做开口)能够在比一眨眼还短的时间内剪下一片光线,然后照相机会将这片光线画到胶片的表面上或像素阵列中。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过程,介绍的对象是一些人类发明出来的最精妙最优雅的物理设备,其实就是机器。文中的内容,尤其是摄影作品和注解,描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轨迹和一系列的事件——这个故事可以从一位对阴影观察入迷的中国古人说起。
  在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摄影历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并行展开的。虽说摄影作品是用光来书写历史,但又不仅仅如此。它们为我们展示了不同于官方记录的另一面,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更深层的含义。与盖底茨堡(Gettysburg)、诺曼底(Normandy)或Cua Viet相比,黑斯廷斯(Hastings)或邦克山(Bunker Hill)战场上的尸体看起来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是因为有了马修·布雷迪、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和大卫·道格拉斯·邓肯(David DouglasDuncan),我们可以些许体会到死亡的感觉,这是只有摄影才能做得到的事。
  照片可以是护照。如果我们愿意,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的脸部轮廓,就与林肯面部的线条一样,可以显示出人们思想所钟情的方面,将远古人与我们区分开。可能有人会机敏地指出摄影都是骗人的,它们只是偶然的产物,是暂时性的,而且很容易被做手脚(尤其是在数码时代),所以我们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受。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不过是狡猾的诡辩。照片可以伪造,毕竟它不过是纸上的图样而已。当然它仅仅表现了某一时刻数百万不同视角中的一个。但事实通常就是这样。
  我们爱惜的照片背后有着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故事。任何人拍摄到悬浮在空中的气球,都能够证明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化记录机。虽然它不能取代音乐、语言或者绘画,但是,正如本书中所展示的那样,照相机有记录的功能。它利用白天的光,随着流逝的时光,以及即将流逝的时光,毫不费力地和文字一起记录下那些我们所珍视的似水年华。
  安东尼·班诺 馆长
  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
  (George Eastman House Inter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and Fil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0:43 , Processed in 0.06947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