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莉雅·宾达威瓦
您手中的这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影像典藏部所有典藏杰作的首次全面呈现。近1100万张图片构成的这一浩大图库,丰富而多样,有着独特的国家地理DNA。我们精心挑选出了我们的特藏品,以及在摄影史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同时,也为那些异想天开、离奇古怪和出人意料的图片留有一席之地,这些图片通过各种途径“挤进”了这个卓越影像的档案库中。所有这些图片共同构成了一部记录从1890年直到现在的世界史,既具体而微又蕴含深远。
国家地理学会的创始人们从未想过要建立一个如此庞大又具影响力的摄影作品收藏。我敢肯定,当33位深受尊敬、富于探险精神的绅士们在1888年1月那个寒冷潮湿的冬夜聚首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讨论成立一家以“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的学会时,没有人的脑海中闪现过“摄影”这样的字眼。
他们是一群有着科学思维的人,同时,对探险有着难以遏制的痴迷。他们希望将所获得的地理知识与他人分享——通过讲座、会议以及受过教育的“门外汉”们可能喜闻乐见的学术期刊。
那次1月会议9个月后,即1888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正式诞生,这本杂志刚一问世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890年7月,该杂志首次刊发了图片(见左页图)。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赫勒尔德岛(Herald Island)——一座位于北极楚科奇海(Chukchi Sea)的岩石嶙峋的小岛。
国家地理学会的第二任主席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充满活力,有时又略显率性,他和自己寡言内向的23岁女婿吉尔伯特·霍维·格罗夫纳(Gilber t Hovey Grosvenor)都酷爱摄影,他的这位快婿是《国家地理》杂志的首位全职编辑。在1900年3月5日的一封信中,贝尔向格罗夫纳提出了至今为人称道的忠告:刊发“更有活力的图片——有生活内涵的照片——让图片来讲故事”。这位年轻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鼓励。当时,学会资金匮乏,格罗夫纳便利用一切机会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获取图片。他热爱旅行(当时的旅行不像现在这样舒适),每到一处,他都会兴致勃勃地拍摄照片。除了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他还四处搜寻精彩图片。他从一些画廊和旅途中偶遇的人那里以低价收购图片,有时甚至免费索取。回家后,他利用一切机会呼吁大家捐赠图片,无论是亲朋好友、所属俱乐部还是美国政府的各个分支机构都成了他求图的对象。
格罗夫纳之所以广泛收集摄影作品,目的在于当有需要时能够有丰富的图片可供选择,不过,许多他费尽口舌得来的照片却被束之高阁。他致力于将图片作为每一种人类活动的客观、有力的见证来加以展示。1905年1月,《国家地理》杂志刊发了由两位探险家免费提供的11张极具震撼力的西藏首府拉萨的照片。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这类照片。发表这组以及其他一些照片在当时绝对是大胆之举。这些照片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而董事会成员却持不同的观点,其中两位甚至辞了职。他们宣称:“在大自然中流浪绝非地理之本意。”让期刊“堕落”为一本纯“画册”的想法让他们怒不可遏。
最终格罗夫纳获得了胜利,到1908年,这份杂志一半以上的版面都会有图片的身影。《国家地理》有着严格的出版制度,要求所刊发的图片不应被摄影师的个性所左右。所使用的图片一定要以地理为主题,并将其明确定义为“世界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杂志必须远离政治、纷争和不客观的内容。这样的出版制度让一些重大而有趣的主题与杂志“失之交臂”,不过却为更加深入地报道其他一些主题敞开了大门。
作为具有科学头脑的摄影爱好者,格罗夫纳还希望不断尝试技术创新。为此,他出资发展印刷技术,并根据需要投入资金发展胶片、灯光,甚至各种小器件。国家地理学会对彩色出版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他们的图片档案库也日益丰满。如果编辑认为仅有照片和文字不足以表达报道主题,他们还会借助绘画来进一步充实,因而使美术和摄影两大收藏以同样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
经过多年的积累,一种深刻而持久的摄影文化在《国家地理》打造成型。不仅有专门的摄影师队伍,而且有广大的摄影爱好者为刊物提供自己精心拍摄的作品。《国家地理》向有才华的新人敞开大门,给予他们慷慨而及时的技术支持。胸怀远大志向的摄影师都希望可以有机会承担《国家地理》指定的拍摄任务,让自己能够前往异域,见证前所未见的自然奇景和多样文化,创作出超越前人的精彩佳作。尽管中立是《国家地理》一贯秉承的原则,不过,它也在不断为各种风格和主题的作品提供一席之地。有着极其独特的兴趣、求新求变的摄影师同样也能在这里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文化“乐土”。《国家地理》对促成新的社会现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反过来也从新的社会现实中获益匪浅,它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使命。
本书不仅是现实的呈现,而且展现了《国家地理》摄影作品固有的特点和精髓。史密森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摄影史收藏馆馆长米歇尔·德兰尼从旁观者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他对《国家地理》影像典藏的真知灼见,主管《国家地理》影像典藏部的副总裁莫拉·马尔维希尔则以局内人的视角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感受。
从摄影术的诞生到现在,这个世界不断被一次次的技术创新所震撼,而我们也见证了品位和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尽管如此,当把这本书捧在手中时,一页页翻过、品味,您会发现这些经典之作依然有着谜一样高深莫测的特质以及时间磨灭不了的深刻内涵。正是这种魅力,以及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及其所包含的一切”中尚待发现的一景一物,激励着一代代摄影人以一如既往的创作热情不断前行,拍出精彩纷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