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嵛山岛的小天湖风光透着一种纯净之美。 大嵛山岛的渔民补网。 两岸摄影师在大嵛山岛采风。 文/本报特派记者年月《台海》杂志记者卢燕 图/本报特派记者王火炎 随着两岸摄影师恋恋不舍地告别最后一站――大嵛山岛,第四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台赛”)重要配套活动――“两岸摄影师拍摄福建十大美丽海岛”活动昨日圆满收官。 台山列岛、大嵛山岛、三都岛、东壁岛、海坛岛、湄洲岛、大坠岛、鼓浪屿、南碇岛林进屿、东山岛,5天的时间,30位两岸新闻界资深摄影师完成了对这十个美丽岛屿的拍摄。十大岛屿千姿百态之美,已被摄影师们巧妙捕捉,并记录于镜头之中。9月号的《台海》杂志将全面报道本次活动的更多细节、呈现更多精彩的海岛景观。同时,在今年10月厦门日报的读者节现场,两岸摄影师拍摄的这些美丽海岛作品,还将在白鹭洲广场跟市民朋友们见面。 跟渔民相处融洽 有山、有海、有草、还有湖,在大嵛山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的绿色。其中以天湖、天然草场这一自然景观为甚,这种绿绿得有点不真实,随便瞧瞧,也便醉了。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来形容大嵛山岛之色、之幽、之静,再适合不过。 曾三度获得台湾摄影金鼎奖的澎湖知名女摄影师张咏捷说,看到山在海之间的那种层次,可以想象这里老百姓的性格;拍摄过程中所看到的每个渔村,都呈现了渔民们跟这个美好山水之间的应和。 大嵛山岛的美,美在令人着迷的景观,更美在亲切温馨。台湾第一位获荷赛日常生活类首奖的摄影记者林国彰告诉记者,在大嵛山一些渔村的拍摄过程中,遇见的渔民都热情好客,都笑脸问好,乐天知命写在他们的脸上。 其间,为了更好地记录渔村最本真的美,摄影师们多次来到鱼鸟村,拍这里的晨昏,拍邻居间的互动……不知不觉间,摄影师们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跟渔民聊天,渔民则热情地招呼摄影师们吃饭、喝茶,甚至还一起合照留念、互留联系方式,其中,渔民江月欣还热情地邀请摄影师们跟他们一起出海捕鱼呢! 又累又晒但愉快 拍摄期间,高温难耐,但摄影师们的快门一直响个不停。为了能拍出最佳作品,起早贪黑不说,为了有好的光线,乘船、爬山,摄影师们走街串巷寻找好位置,甚至大中午也放弃休息,顶着烈日拍摄;有人手受伤了,一边冰敷,一边坚持拍摄。 有辛苦,也有惊喜。其中,第四组在拍摄湄洲岛过程中,碰巧遇上了进香团,还在沙滩上“邂逅”了美女泳装派对,着实丰富了摄影师们的拍摄内容。 “又累、又晒、但是非常愉快,整个团队合作、团结、友爱、互助的这种精神,叫人非常感动。”中国书局总编辑、原人民摄影报总编辑刘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不少摄影师坦言,刚习惯这样的奔波,就要离开,很舍不得,很想继续走下去。 【声音】 真想再拍五天 林国彰(台湾第一位获荷赛日常生活类首奖的摄影记者):此次拍摄美丽海岛就像苦行僧,一步一脚印,看山,看海,看湖,看船,拍摄老宅与岩石,追寻美丽在哪里。与金门澎湖类似的建筑街道,似曾相识。短短五天的苦行僧拍摄,并不觉得累,心里有一股冲动,还想继续再走五天,因为,在海岛遇见美丽,美丽在远方呼唤。 团队精神令人感动 刘阳(中国书局总编辑、中国专业摄影师协会秘书长,原人民摄影报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这次去的地方平时很难得去,每个地方都很有特色,有很多值得拍的点,一辈子都难忘。另外,整个团队的合作、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让人非常感动。所以,这几天是又累又晒又新鲜,却又非常愉快。 好像回到故乡 蔡显国(金门县摄影学会理事长,多次受邀到海外参与联展):这次的美丽海岛拍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拍摄过程中,我看见一个民兵哨所,那个哨所有两个窗口,就像是勇士的眼睛,一直在凝视着台湾,凝视着金门。这里有碉堡还有很多标语,跟金门岛是一样的,来到这边就好像回到自己的故乡一样。 福建真的有福 张咏捷(澎湖女摄影师,著有《食物恋》一书,曾三度获台湾摄影金鼎奖):这次海岛拍摄对我来讲是意义非凡的一次摄影旅行,这些岛屿都非常美,渔民的质朴、热情,让我非常感动,仿佛回到童年那种非常单纯的生活状态,到每一个村落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回去想赶快告诉我爸爸:“福建真的是由福所建构而成的。”这也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 【对话摄影师】 >>人物名片 吴逸骅:台湾新闻摄影研究会理事长 吴逸骅: 希望更多人珍惜自然 对于台赛来说,吴逸骅是老朋友了。采访过程中,吴逸骅分享了他跟摄影、台赛的故事。 记者:您陪着台赛一路走来,如何将台赛办得更好,您有何建议? 吴逸骅:我觉得台赛的进步空间还很大,从在厦门本地到台湾办展,再到这次拍摄福建省十大美丽海岛,台赛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我也希望台赛能够走出福建省,到更多的地方,让大家认识这一活动。我更期待有朝一日,台赛能够办成跟荷赛同样规格的赛事。 记者:每次台赛,都是由两岸摄影师组成,多次接触下来,您对大陆摄影师是什么观感? 吴逸骅:很感谢主办方这么贴心的安排,每次都能邀请到大陆不同地方资深的摄影记者,大家除了摄影经验上的交流,往往也会聊生活上的趣事。我觉得大陆摄影师很“拼”、做事很热情、在对人对事上的态度很积极,全局观念比较强,我觉得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记者:到一个海岛拍摄,您的关注点一般放在什么地方? 吴逸骅:我更在意当地的文化,比如那里的人怎么生活、他们怎么看待所生活的环境等,我也比较关注人和环境相处的过程,我想借由这些对比、落差,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更多的人珍惜自然、亲近大海。(《台海》杂志记者卢燕)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5 05:06 , Processed in 0.15219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