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Lazarus, www.toohardtokeep.blogspot.com 《太难保留》
文/张涵露
《太难保留》
Jason Lazarus, Too Hard To Keep, Install view at Light Work, Syracuse, NY, 2013 《太难保留》展览现场,雪城
Jason Lazarus, Too Hard To Keep, Install view at Light Work, Syracuse, NY, 2013 《太难保留》展览现场,雪城
参与者在寄出照片时可以选择:赋予艺术家将照片匿名展出的权利,赋予艺术家展出照片背面的权利,或者不赋予展出权利。于是,这个项目也成为了参与者与艺术家之间互相信任的考验与见证。我们走进美术馆的一间展示厅,海量的私人照片、未冲洗的胶卷、面朝墙的照片等被随意张贴、置放、散落在空间中。我们看见一张眼睛被打肿的女人特写、一块人形部分被剪掉的合影、宠物的照片、沐浴在薄雾中的林中木屋、发黄的学校大合照……他也将一些照片上传到博客(toohardtokeep.blogspot.com),有的神秘不可知,有的则刹那使人失声。那背后“太难保留”的事实在每一张照片中无一例外地击中我们。
私密的被公布或肆意遮盖,观者于是感受到一种幽暗的公共性,仿佛共享了一个秘密。关于他人的痛苦,是其中的想象空间使我们震颤,然而这想象又包含了人的一些共性。《太难保留》中的照片与我们往常见到的那些令人痛苦的图像不同,比如在新闻报纸上的战争摄影或者那些所谓探索亚文化或另类族群的纪实摄影,桑塔格认为这些图像为了起到作者的说教意图,不断用画面的悚然来推移人对图像的接受能力,直到人们的“同情心枯萎”,而照片的展示也使观者成为了袖手旁观的同谋。在《太难保留》里面,照片是别人的故事,同时是我们自己编造的或者曾发生在记忆中的故事,不然我们怎么会被击中?观看于是没了道德高低点,便没有强迫的同情心,也没有谁利用谁,谁猎奇谁,有的只是人性的通感。
在图像泛滥的时代,照片本不是麻醉剂,那么是什么麻木了我们? 《陌生人的B级照》
Gonzalo B?nard, B Shot by a Stranger, beshotbyastranger.tumblr.com
这些图片实际是动态视频的截图。贝纳德在网上召集“孤独的年轻人”:“你刚刚取消了计划,打算独自留在家中。平时你都会出门和朋友见面,今晚例外。你打开电脑,放起音乐,潜意识中你开始追寻一些轻松的事能让你感觉好些。你打开聊天室,和一个陌生人聊了起来,就仿佛在酒吧里碰到的一样,但这次你在自己家中,感到安全。你为自己开一瓶酒,拿一点小食,你说着,发泄着……”
Gonzalo B?nard, B Shot by a Stranger, beshotbyastranger.tumblr.com
如此窥视有时持续日日夜夜,贝纳德在网络的这边拍下电脑上这些青年孤独的样子,颗粒粗大的模糊图像保留了摄像头成像的质感和气氛。在层层屏幕后的这些毫无防备的年轻人,他们在哪儿?是谁?他们的集体匿名失声将这一群体及这个时代的共有病症推到我们的目光前:当个人主义成为了精神枷锁,当屏幕代替了另一个人的温度。网络究竟是孤独症的源头还是解药?这也对贝纳德的这个项目提出了质疑:他究竟是这冰冷黑白世界的始作俑者还是救赎?
Sonia Louise Davis working on Picturing Us, at Casita Maria Center for Arts and Education, Bronx, NY, image by Ivan Forde
当家庭成员按照报名约定的时间抵达,预备,就坐,戴维斯将相机的位置和光调整好后,将一根延长了的快门线交到被拍摄者手上——准备好时,他们自己按下快门。
on-site shot of Sonia Louise Davis, Picturing Us, Casita Maria Center for Arts and Education, Bronx, NY, image by Hanlu Zhang
拍成的照片包括两部分:宝丽来相片和底片,参与者家庭在现场就能看到自己刚刚按下快门的“成品”,而戴维斯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用底片印出一张8?10英寸的真正全家福,寄给参与者。原本一切权力掌握在摄影师手上的棚拍全家福成为了“全家自拍”,然而这“自拍”又并非世界上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自拍那样的“大头照”,《拍我们》既保留了传统照相馆全家福的仪式性,又具备“自拍时代”的民主性。
On-site shots of Sonia Louise Davis, Picturing Us, at the exhibition Through the Parlor, Chinatown, New York, images by Hanlu Zhang
艺术家至今已经在纽约市区的三个社区:布朗克斯(Bronx)的亨兹点(Hunts Point)、哈林区116街,以及曼哈顿唐人街,分别与三个不同的艺术或社区机构合作。这三个地点皆为移民和少数族裔聚住区,同时也是人口成分最多样、流动性最大的区域。对戴维斯来说,这个项目同时具有档案的类似性,面对这些欠乏关注和记录(under-represented)的人群,这个项目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社群参与性和身份意识,对于这些每天都在变化(变得更贵)的社区本身,亦提供了历史证据。
张涵露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12:15 , Processed in 0.07390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