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讯(通讯员 刘美 李雪)时下,正值二遍棉采摘季节,今年外来劳动力少,找拾花工特别困难,棉花种植户都在为此事犯愁,笔者在伽师总场十二连2号地里看到16位维吾尔族的拾花工热火朝天拾花的场面。一条地,60亩,只剩下一格地的棉花未采摘;地边,放的是一包包收获的棉花。采摘过后的棉田,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齐整好看。 经过了解,这16人都是英吉沙县芒申乡的,他们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来周艮强家捡棉花。快手一天能捡150公斤,就是最慢的也能捡80多公斤。带队的阿布达依大哥对笔者说:“我们16个人连续9年了,每年到捡棉花的季节,我们都来帮老周捡棉花,老周一家人很好相处,因为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在这里老周给我们提供住的地方,我们自己做饭,老周经常带我们去巴扎买菜,还时不时地送菜、送肉和清油给我们。拾花费从来没有拖欠过,平时我们也是常来常往,隔阵子打通电话,嘘寒问暖;到了古尔邦节的时候,他都会像走亲戚一样来看望我们。” 由于十二连离场部远,交通不便,每到拾花季节看着满地吐絮的棉花,找不到拾花工,着实让人头痛。可是老周却从不为此发愁,他还逢人便说:“我家的拾花工,就是我的维吾尔族亲戚,每年都来我家拾花,每到拾花季节,只要一通电话,他们就来了。”老周本名周艮强,是伽师总场十二连职工,50岁出头,因为为人忠厚老实,大家伙习惯的称呼他老周哥。夫妻两个吃苦耐劳,种了200多亩棉花。 老周介绍说:“以前每到拾花时,也是我最发愁的时候,有时实在找不到拾花工,就给老家老乡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帮忙拾花,由于人手少,拾花速度跟不上,往往耽误了交花时间,也买不上什么好价钱。从09年我雇佣了阿布达依大哥他们之后,他们拾花质量高、速度快,我每年都能很快的捡完花,同样价格也很好。并且他们每年都等着我给他打电话,过来给我拾花,解决我的燃眉之急,今年预计我家的200亩棉花11月中旬就能全部捡完。” 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老周家的拾棉速度快,交棉进度也跟了上来,并且卖上了好等级。当其它职工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周却一身轻松,每当有人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时,老周便说:“我有维吾尔族“亲戚”,我家拾花不发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3 09:25 , Processed in 0.0279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