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在拍摄照片,他们是真正的看见世界。”不久前,容桂少年刘倩冰、李文卉的2幅摄影作品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家?爱—中国青少年摄影比赛”中荣获金奖。更令他们惊喜的是,她们的作品还被选送远至联合国驻欧洲总部万国宫(瑞士日内瓦)展出。 这只是容桂少儿摄影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容桂,超过万名少儿接受了基础的摄影培训,它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少儿摄影之乡,更被评为“全国少儿摄影培训基地”。目前,容桂少儿摄影学会会员已达80多人,会员作品多次在国内、省市级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少儿摄影已经成为容桂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刘嘉麟 16年打下发展基础 振华小学是容桂少儿摄影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它的摄影教育开展历程恰恰就是容桂少儿摄影发展的缩影。 11月4日下午15时30分,振华小学3年级的150多名学生来到学校的大课室,他们的课桌上放着的是一台台照相机的模型。在振华小学,学校将特色的摄影基础教育课作为特定课程安排在三年级,每位三年级的孩子都可以在整个学年里学习如何进行摄影。 而在进入更高年级后,在每节美术课里,都会将美术与摄影结合的课程,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摄影。“除了普及性的教育,我们学校还有一个摄影组,拥有30多位成员。”负责教授摄影课程的老师李彬告诉记者。 在振华小学,几乎人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一些专业的摄影术语,拍得出几张拿得出手的好照片。“这是经过16年的发展才打下的基础。”李彬笑称。 他告诉记者,1998年,振华小学随着文化站辖下的少儿摄影学会成立开始成立摄影组,首批有7名学员,都是自愿报名的小摄影爱好者。 “当时使用的器材多为凤凰205胶片相机。摄影小组坚持每周活动2次,主要进行摄影基础知识学习,校园生活主题创作,作品欣赏,作品交流等。”李彬回忆道,当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汲取摄影知识,他们积极参与容桂少儿摄影学会举办的摄影讲座、校际摄影作品对抗赛,校外集体创作等各种活动。 阿慧是李彬教过的一名学生,她告诉记者,当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从调光圈,学习构图知识,捕捉镜头角度开始学起,拍人,拍景,拍静物……老师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拍一张清晰的照片。 在摄影中感受快乐 然而就是为了这个简单的要求,摄影小组的同学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的练习,谋杀了多少菲林。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孩子们就赶回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拍日出。傍晚,别的同学都放学回家了,他们还在校园拍晚霞,拍夜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们请班上的同学做模特,搬来一盆盆花做实景,苦练拍摄技术。“我们感觉很快乐,真的没感觉到辛苦。”阿慧说。 如今,阿慧的师弟师妹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振华小学40名摄影组的同学们每周除周二下午外,每天上午7时30分至8时、下午16时30分至17时都会参加摄影组活动,学习摄影知识。 李彬告诉记者,摄影组的孩子们对于摄影有着狂热的喜爱。只要遇上容桂地区举办龙舟、舞龙等盛大赛事和表演,同学们一定会赶到现场抓拍。遇上知名摄影家到容桂办摄影展,办讲座,席上一定有振华小学摄影小组的同学。 自1998年开展摄影教育开始,振华小学学生的摄影作品便开始在各类少儿摄影比赛中获奖。1998年10月,他们就获得顺德少先队雏鹰行动大比武摄影比赛一等奖;2000年5月,振华小学学生获顺德保护资源教育与实践摄影比赛特等奖。 据介绍,2000年首批组员毕业后,摄影组新成员增至12人。2001年8月,摄影组成员作品在“留住爱的瞬间”全国少儿摄影大赛佛山赛区现场创作比赛中初露锋芒,一举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的优异成绩。2001年8月,振华小学学生杨嘉毅的作品《齐种希望之苗》还获得蒲公英杯全国少儿摄影大赛铜奖。 “获奖并不是目的,我们希望用摄影让孩子们拥有感受美的眼光,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李彬说。 人人为拍照痴狂 振华小学的摄影组十年如一日,在艰难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11月,振华小学摄影组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从胶片摄影教学转为数码摄影教学。李彬说,直观、快捷的数码摄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参加摄影组的人数剧增,创作热情也急剧升温,在校园掀起了摄影的新高潮。 “现在只要是学校搞运动会,文艺活动,观众都是手拿一台相机,景象非常壮观。”李彬说,目前,摄影组有创作的固定成员40多人,还在三年级开展了固定的兴趣班教育。摄影组每学期按计划进行训练,摄影组成员在李彬等知道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外出采风,足迹遍布顺德周边地区,远至全国各地。学校还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的摄影比赛,吸引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踊跃参与。 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满园春色。振华小学少儿摄影新秀不断涌现,他们的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屡获殊荣,甚至在与成人的较量中也不落下风。在2007年顺德“三月风华”女性专题摄影比赛中,孩子们与成人同台竞技,他们拍摄的《同乐系列—趣味运动会》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令人刮目相看。 2007年6月,振华小学决定将摄影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并投入资金创建了顺德首个校园“摄影创作室”,为摄影组的展翅高飞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摄影知识,李彬还请来了摄影协会资深的会员给孩子们进行辅导,痛过举办摄影知识讲座、进行作品点评、开展艺术沙龙、举行小型影展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更让我们感觉到骄傲与自豪的是,2007年11月,容桂少儿摄影培训基地、顺德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先后落户振华小学。”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摄影组获奖总数超过154人次,不少都是全省、全国的奖项。他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凝聚在方寸之间,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些照片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每一张都是小摄影家门用心血凝聚而成。 链接 从小镇走向世界的“摄影娃” 随着振华小学等一批培训基地远远不断的输出人才,容桂少儿摄影的实力也日渐壮大。目前,容桂已经被评为“全国少儿摄影培训基地”。 作为少儿摄影精英的聚集地,现在容桂少儿摄影学会拥有会员80多人,由各中小学校摄影组选出的精英组成。少儿摄影学会成立到今,参加了各类省市以及全国各项摄影比赛,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特别是在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奖摄影大赛、《祖国您好99全国少儿摄影、美术、书法比赛》中较为突出,获得金、银、铜等奖项。 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桂孩子们的摄影作品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作品甚至走进了联合国。 在今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家·爱—中国青少年摄影比赛”中,来自容桂的刘倩冰、李文卉小朋友用两幅充满温情的照片拿下金奖。他们的作品也被选送至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万国宫展出。 据悉,该项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共接收摄影作品一万余件,覆盖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300多所学校。经过专家评选,大赛共评出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优秀奖50名,以及优秀组织奖30名。 据了解除了两幅金奖作品外,容桂南环小学梅子幸作品《孩子,一路保重》、振华小学梁康铧作品《来!背上书包!》获得铜奖,文华中学何倩怡作品《花海亲情》、南环小学关锦彤作品《互乐》和黄嘉琪作品《和妈妈的默契》、振华小学赵思敏作品《难得老来俏》获得优秀奖。容桂振华小学和南环小学还获得了赛事的优秀组织奖。 其中,获得金奖的李文卉在2012年曾凭借作品《凤凰花下群飞扬》获得全国小学生阳光体育摄影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4岁的李文卉说,未来她会一直将摄影进行下去,用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 刚刚9岁的刘倩冰已经学习摄影3年,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作品《温馨》是和父母外出采访时,在容桂德胜河岸抓拍的。刘倩冰说,这张照片让自己觉得很开心,爸爸、妈妈看了也很高兴。“没想到可以到联合国参展,感觉真的很棒。”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1 12:36 , Processed in 0.35724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