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走过了10周年,吸引了数十万摄影师或摄影发烧友前来观摩、交流。10年沉淀,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摄影节的代名词,那么,在外地摄影家看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本土摄影爱好者来说,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摄影师,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眼中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晓琼 段灿 策划/统筹:黄津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得主梁力昌: 在国际摄影界占据重要地位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梁力昌就与连州结下不解之缘—那时他不仅经常到连州进行采风开展摄影创作,还与连州摄影爱好者交流互动,而且还见证了连州摄影家协会的成立。 对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走过的历程,梁力昌除了肯定其专业性和学术性外,还分析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10年来的变化。“开办前几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均以专业性见长,近几年来,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同时,连州摄影年展还展出了更多流派的摄影作品,内容更加多元化,与群众的交流活动也更加频繁。” 连州将在今年摄影年展期间举行“连州·中国当代摄影博物馆”启动仪式,并将和法国的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合作,建立专业、国际化的摄影博物馆。对此,梁力昌认为,这表明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国内乃至国际摄影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连州作为山区小城,能引起‘摄影发明地’法国勃根第的沙隆市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奠定了在国际摄影界上的专业地位。” 今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如何再创辉煌?梁力昌道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时间上看,他建议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适当调整展出时间,将展出时间调整为每两年一次,以便有更充裕的时间,让每届的摄影年展呈现出更多精品。同时,可根据大众的诉求,将摄影年展的主题定得更加多元化,在保留摄影年展专业性的基础上,尽量增添大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让摄影年展更为大众所青睐。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潘伟: 提升了清远人的艺术品位 2000年4月,时任《清远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的潘伟在副刊上开设了图文专栏《民间一瞥》,主要刊登纪实性的摄影作品。这个专栏当年便荣获了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专栏一等奖。 “回想起来,我走上摄影艺术这条道路,应该是从《民间一瞥》开始的。”潘伟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也正是因为《民间一瞥》,潘伟的作品被更多的策展人、摄影家所知,由此结识了一批国内优秀的策展人和摄影艺术家,其中便包括段煜婷(微博)。 “后来我得知段煜婷在策划举办国际摄影展,正在选址,我就想,为何不选择在清远进行呢?”潘伟回忆,自己牵线搭桥推荐了清远市区和连州,最终定址连州。 潘伟说,连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更拥有丰富的摄影资源,比如众多的古村落、古建筑和山水风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连州便是港澳地区摄影师的摄影基地,而连州人对文化活动的重视与热心,也获得了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共鸣。 2005年至今,潘伟出任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前五届组委会副主任,与策展人和摄影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汇聚了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这些年,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摩、赏析,不仅增进了我对当代摄影艺术的了解,从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摄影道路。”潘伟说,学术性和专业性并重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这种艺术熏陶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摄影作品的生命力在于是否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独特想法,自己要走以研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式拍纪实摄影的道路。 此后,潘伟拍摄了《稻草人—中国农民的大地艺术》、《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中国传统农具古今图谱》等多个摄影专题。其中,《稻草人—中国农民的大地艺术》不仅在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展出,更入选了2007年法国巴黎首届世界摄影双年展;《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不仅分别入选了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和第十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还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而在生产现场拍摄的500多张照片、涉及200多种农具的《中国传统农具古今图谱》也正在出版社编辑阶段,明年初全国出版发行。 “很多地方的展览最终没有延续下去,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却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潘伟说,10年来,连州人倾注了很多热情举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也影响着连州和清远地区。“她不仅为连州和清远培育了一批摄影艺术家,同时还提高了连州的国际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她培养和提升了连州人、清远人的艺术品位和素养,这种影响将会惠及几代人。” 连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连州市老干部大学校长张仁敏: 改变了连州人的摄影风格 从2005年开始,张仁敏每年都有作品参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不仅如此,作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资料组成员,他每年都全程参与年展的各项活动,并用手中的相机将关于年展的点点滴滴全部记录下来。 “这些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逐步成长,受其影响,我的摄影技术和理念也获得了提高。”张仁敏说,参展的优秀作品以摄影的方式传达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这给了他很大启发:原来优秀的摄影艺术家是这么进行创作的,摄影艺术的表达可以这么多元化。 张仁敏接触摄影艺术的年代比较早,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跟着连州最早的一批摄影艺术家玩摄影,那时候他的摄影作品就有意识地关注社会和民生事件。随着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举办,他的创作理念和深度得到提升,更坚定了走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摄影风格。“我要拍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张仁敏说。 “有一个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中展出的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的系列摄影作品展览,我印象非常深刻。”张仁敏回忆,这些作品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上世纪90年代深圳股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热闹场景,这些历史事件通过画面的语言诉说出来更让他直观地感受到了当年的盛况。“摄影可以呈现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现状,并且比文字更直观、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正因为如此,张仁敏有意识地跟踪拍摄了连州境内很多特色事件和事物,这些作品很多都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发展理念。今年,他的连州建市20年发展变迁史系列照片也将在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馆中展出。“这些作品有一定的分析、批判态度。” 回顾连州国际摄影年展10年来的发展历程,张仁敏深刻感受到,连州参与摄影、关心摄影的人多了。“虽然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展出的优秀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人们可能很难完全体会到里面的思想文化,但至少开阔了连州人的视野,感受到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张仁敏说,最直观的反映是,连州人以前的摄影作品以风景为主,但现在注重人文、社会现实的作品逐步增多。 连州摄影协会会员,水石连州网摄影连阳版版主刘志成: 倒逼政府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刘志成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结缘,源于一张相片。2005年9月19日早上7点多,他按照惯例爬上巾峰山锻炼身体。突然,看到天空中的云有了影子,周围散发着彩虹般绚丽的色彩。刘志成见状赶快按动照相机的快门,留住这动人的瞬间。“这就是杂志中所说的‘佛光’。”刘志成解释道。 当时,他把这张照片放到连州本土的网站之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后来,他拍的4张巾峰山照片在连州首届国际摄影年展中展出。 从那次开始,刘志成拍照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参展的作品也多了起来。十年间,刘志成在观看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时,不断吸取经验,摄影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他举例说,“有一次,我看到年展中展出一幅芭蕾演员跳芭蕾舞的照片,照片成像很模糊,却具有一种独特的朦胧美。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不一定要拍得很清晰的照片才是好照片,在恰当的时候朦胧一点,更能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美。” 在刘志成眼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不仅让摄影爱好者的水平得到提升,连州的摄影氛围也日益浓烈。“在举办国际摄影年展之前,外地人来连州进行摄影交流的团很少,举办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之后,连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促进了连州摄影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连州因为举办国际摄影年展,还倒逼地方政府改善配套设施,提升市区公共服务水平。“文化广场、中山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在举办摄影年展期间修建完善的,市容市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摄影年展 亮点逐个看 南方日报讯 (连州视窗记者/梁锐呈)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幕式将于11月21日晚在连州市文化广场举行,展期从11月22日持续到12月22日。记者昨日获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组委会组织了15个工作小组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以确保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成功举行。 六个展馆展出万件作品 本届摄影年展将迎来全球超过3000名重要摄影收藏家、艺术家、评论家以及社会各界精英人士的造访。本届年展设有原二鞋厂、原粮仓、原果品厂、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六个展馆,预计展示国内外摄影作品近万件。 推出“买得起的摄影”活动 年展期间举行的线上线下“买得起的摄影”活动,是国内首次利用民间艺术机构发起和作者自由交易的方式,以此补充眼下“收藏”所未及的空白,让中国摄影的消费与收藏市场更多元化,扩大摄影作为数字时代艺术品的普及和影响力,以此进一步帮助摄影家的创作并进而推动中国摄影的良性发展,让买得起的摄影艺术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特设摄影展分会场 今年年展期间,除了有“多彩连州”专题摄影作品展、“美丽连州”摄影大赛、民俗连州拍摄活动、连州美食节及划拳大赛等,还将首次在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以及龙潭客栈作为摄影展分会场,举办一系列摄影主题活动。
不知不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走过了10周年,吸引了数十万摄影师或摄影发烧友前来观摩、交流。10年沉淀,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摄影节的代名词,那么,在外地摄影家看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本土摄影爱好者来说,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摄影师,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眼中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晓琼 段灿 策划/统筹:黄津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得主梁力昌: 在国际摄影界占据重要地位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0 06:42 , Processed in 0.0712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