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州航天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项目已经成功的释放菲莱着陆器,并在34000英里每小时高速移动的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上成功登陆。这是太空探索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着陆彗星,欧洲航天局控制室里的科学家们在证实了菲莱着陆器已经从3亿英里远的彗星上发送信号后不禁欢呼雀跃。
![]()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欧洲航天署署长让-雅各斯·多尔丹(Jean-Jacques Dordain)激动的表示:“这是人类文明向前迈出的重大一步。”位于德国科隆的着陆器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表明探测器成功的“软着陆”。 然而这一庆祝并没有维持多久,科学家们发现菲莱着陆器上的两个鱼叉并没有如预期“抛锚”,这让人不禁怀疑探测器是否合适的锚定在彗星上。锚定是非常必要的一步,因为彗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100000,因此潜在的“反弹”效应是探测器着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任务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现在认为探测器可能在第一次与彗星接触时就反弹出来。菲莱着陆器的负责人斯特凡·尤拉米克(Stephan Ulamec)表示:“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是着陆器落地了,我们收到了非常清晰的信号,且我们也收到了着陆器发送的数据。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唯一令人担忧的是很明显鱼叉系统出了故障。我们目前仍不清楚具体的情况。” “希望着陆器能够安全的停留在与原始预计着陆点略有差别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科学调查。”在英国时间早上9点菲莱着陆器成功脱离罗塞塔探测器后,科学家们经历了紧张而不安的7小时等待,终于迎来了探测器成功着陆彗星表面的好消息。昨晚着陆器的下降系统忽然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甚至一度让近在咫尺的最终着陆遭受危险,科学家们对此一直非常担忧。 着陆器着陆过程中用于抵消反弹效应的推进器出现故障无法激活,这意味着探测器紧紧依附彗星将完全依赖于大小相当于洗碗机的探测器的鱼叉系统以及冰螺钉系统。终于在英国时间下午4:03分欧洲航天局证实了着陆器已经成功着陆。 罗塞塔等离子联盟(RPC)表示他们认为彗星朝太空释放了粒子,后者在太空里变得带电并导致磁场出现波动。这个耗资10亿英镑的项目旨在分析彗星的组成成分和密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起源。2004年3月罗塞塔项目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升空,它经历 了40亿英里的太空飞行才到达目的地。在这漫漫十年间,科学家们甚至将宇宙飞船置入深空休眠状态以保存能量—经历了31个月的冬眠后探测器在经过太阳并被太阳光线照射后苏醒。 首席科学家马特·泰勒(Matt Taylor)表示对彗星表面的数据分析以及基于地球的观测可以提供有关彗星最细节的快照。据称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形成于40多亿年前,它可能是理解地球是如何获得水和有机物质并为生命提供基本构建单元的关键。泰勒表示:“这种类型的彗星,也就是木星类型的彗星,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水成分,因此地球现在形成的海洋可能源于这颗彗星,它最终促进了人类的产生,因为本质上来说人类也是由水组成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9 01:32 , Processed in 0.07088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