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何 晶 靠鼓吹炒作无法成就杰出作品 羊城晚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文艺座谈讲话中谈到,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您认为文艺高峰的出现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刘斯奋:习总书记提出的“高峰”,我认为是一个长远的总体目标。从历史经验看,文艺的盛衰是与民族的盛衰相伴随的。在今天来说,则可以预期:随着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文艺也必定会迎来繁荣鼎盛的高峰。不过在此之前,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时至今日,虽然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出现过若干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但整体来说,还是属于初级的阶段,还远算不上巨匠辈出,名作如林的高峰时代。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努力的理由。中国的艺术家有责任、也有志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去开创无愧于我们杰出的前人的又一个文化高峰时代。 羊城晚报: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文艺创作的水准? 刘斯奋:真正杰出的作品必须是充分地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诉求,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时间的淘汰,能够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深刻思想启迪以及前进的力量的精神结晶。这并不是迎合一时的读者喜好就能达到的。其实,即使是有些作品能轰动一时,也并不意味着就是“高峰”,它在当下的轰动效应,往往只是由于适应了某个时期人们的欣赏心态,引起了共鸣,等到人们的心态、认识改变了,效应随之消失,甚至很快被人遗忘。这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可以说屡见不鲜。另外,更不是靠鼓吹炒作就能成为杰出作品。历史是公平而严正的,是什么层次,最终还会落回那个层次,这是不以炒作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更别说那些假冒伪劣的东西,最终只会作为垃圾被抛弃掉。一个真正有志向的艺术家,应当老老实实对待所钟情的事业,一定的宣传和推介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以最大的毅力和献身精神,尽可能把作品做到最好,去接受历史的检验。 要着重扶持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 羊城晚报:要开创文艺事业的高峰时代,您对行政领导者有些什么建议? 刘斯奋: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不一样,是无法量化的,也不能简单地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去对待。事实上,真正天才式的文艺家,是不能够“培养”出来的,因这“杰出的天赋”萌生在谁的身上,并没有规律可循。但是作为行政领导者,却完全可以也必须致力于营造一种氛围和土壤,打造适合文艺工作者成长的生态环境,让各种文艺种子能够顺利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只要坚持这样做,假以时日,必然大有收获。 当然,文艺向高峰时代迈进,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过于急功近利,对事业并无益处。另外,文化是分层次的,从古到今,都存在“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和“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下里巴人和者千百,阳春白雪迎合者少。但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下里巴人的通俗化(不是低俗化)取向代表的是广度,接受的人多,比如流行歌曲、通俗电影、畅销小说,等等,能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求;阳春白雪的精英化则代表一个民族在艺术上思想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是要进入历史的。高度和广度,二者都需要。 有鉴于此,我认为行政领导者应该着重扶持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市场比较好,可以养活自己,那就主要交给市场。而精英文化市场往往没那么好,因此更需要关心和支持。一个国家只有单一的“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其文化都会失衡。就长期的政策来说,我认为更应该雪中送炭。也只有把经费投向进行创新探索和追求学术高度的艺术家身上,才能使文艺发展的生态达到应有的平衡。 羊城晚报: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近些年来广东有哪些比较突出的成绩? 刘斯奋:近些年来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产业规模总量迅速扩大,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像《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腾讯,这些都是知名度颇高的成果。 羊城晚报:艺术来源于生活,您觉得广东哪些艺术作品有比较浓的岭南风味? 刘斯奋:《虾球传》、《三家巷》这两部小说是比较有广东风味的。再比如,广东音乐绝对是广东的名片。提起广东音乐,很多人就会立即想起《步步高》的旋律。广东音乐作为孕育生长于岭南,而且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音乐,过去100年间,飞越五岭,远渡重洋,在全国乃至海外迅速传播开来,征服了无数听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个传奇。总的来说,广东音乐是一种包含着强烈现世性、平民性和开放性的音乐。粤剧可能其他地方的人听不懂,但广东音乐大家都听得懂。再比如岭南画派,全国也是承认的,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是难一些,翻译成普通话再写,这个味道就隔了一层,相对比较困难。 文艺要为绝大多数民众服务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完全朝钱看的文艺创作? 刘斯奋: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文艺创作主要是强调为政治服务,很少谈论市场,其结果不利于百花齐放,也制约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引入市场机制后,文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文艺潮流变得以市场为标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铜臭味在今天的文艺界泛滥一时,画画也好,写作也好,演出也好,谁能挣钱,谁就大爷,于是低俗、庸俗、恶俗、胡编乱造的所谓作品大行其道,炒作造假之风盛行,桃色新闻满天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忘却甚至抛弃,这对文艺的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度,不能不要市场,但也不能让市场凌驾于一切之上,让文艺创作变成金钱的奴隶。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危害性,是给文艺界敲响警钟,非常及时和必要,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尤为重要。文艺工作者包括传播媒体应当警惕自省,更应当自觉自律,通过共同努力,彻底扭转这种不良风气。 羊城晚报:习总书记召开文艺座谈会和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否有一脉相承的共通之处呢? 刘斯奋: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情势也不同,所谈论的问题当然也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我觉得是相同的,就是都十分强调文艺要为中国绝大多数民众服务,指明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老一辈艺术家还是比较明白的。中青年一辈的艺术家就有点糊涂了。但中国文艺的现在和未来却寄托在他们身上,这就是事情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所在。文艺工作者忘记使命,一味迎合市场,还会在与广大民众互动过程中起到一种示范作用,造成低俗化和不良趣味的恶性循环。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确实不能忽视。 至于该怎么做,怎么化为实际行动,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的精神。其次是艺术界的领头人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弄清楚市场规律和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其中的需要正确把握的价值尺度。当然,还要有各方面的配套措施,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文艺事业沿着健康的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9 04:45 , Processed in 0.0170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