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事记者,李清剑是我一直想写和想拍的一个人,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永不休止的热情、拼搏和淳厚,相较于战场上的轰轰烈烈和英姿飒爽,作为炊事员的他可能过于平淡了一些,却代表了更多的普普通通的老兵们。 就像我,我也是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 “畜生也是懂人性的。”李清剑说,只要你真心对待它们,它们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对于猪圈里的卫生,只要有时间,李清剑就会去打扫打扫。 就要离开部队了,李清剑把自己最拿手的腌菜技术传授给新来的炊事员。 就要离开部队了,李清剑很珍惜为战友们做饭的每一个机会。 看着已经长成了大个子的鹅,李清剑憨厚的眼神中充满不舍。 天色已晚,扛着锄头的李清剑从菜地向营区走去。 听着这优美却又带着离别愁绪的萨克斯旋律,这只鸡仿佛读懂了什么。 为了种出好菜,李清剑总会不厌其烦的向地里面的阿姨们讨教。 优美的萨克斯旋律,不但人懂得欣赏,鸡鸭鹅同样会为此而陶醉。 由于后山的围栏不是很高,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鸡鸭鹅会逃出圈养圈,每次,李清剑都要找好久才能找到。 只要有剩饭剩菜,李清剑都不会浪费,他会及时的为后山的鸡鸭鹅送去。 11月19日,离退伍还有6天时间,驻扎于贵阳市郊某大山深处的武警贵阳市支队军乐队老兵李清剑像往常一样,凌晨6时20分就来到了厨房操作间,伴随着一阵叮叮咣咣的声音,随着那缕熟悉的炊烟飘起,他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雁过留声,人过留影。就要走了,我得为部队留下一点什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甚至没有来得及碰触那即将离队的伤痛。 心满意足的看着战友们吃完自己做的早餐,李清剑端起一盘剩菜剩饭向位于营房后山的养殖场走去。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棘刺丛林,为了建这个养殖场,我还真花了一些时间。”指着已鸡鹅成群的养殖场,李清剑说,今年7月他们部队搬到这里,看到营区附近以前留下的猪圈、菜地和这块被闲置在后山的棘刺丛林时,他就有了退伍之前在这里建一个种养殖场留给部队的想法,于是就将想法向队里进行了汇报,得到领导同意后,他说干就干,开始了自己一个人一把柴刀一个锄头的行动。 除了负责部队官兵的一日三餐,李清剑还必须完成军事训练的共同课目和军乐队临时性的演出任务,所以能挤出的时间并不多,为了把种养殖场尽快建起来,他挽起衣袖、裤脚,利用休息时间在后山、猪圈、菜地等场所不停的挥动手中的柴刀和锄头,砍杂树、除棘刺、挖水沟、除粪便、找木材、买网拦、搭鸡圈…… 他选择作为养殖场的这片棘刺丛林呈洼地形状,周围灌木丛生,致使这里的蚊虫特别多,尽管他每次来之前都把自身擦满风油精做了驱蚊防范,可每次一回到寝室,全身仍然是红斑泛滥,瘙痒不止。 就这样,在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简陋的养殖场地终于折腾出来。可,问题又来了。买鸡仔、鹅仔、猪仔和菜种等,是需要钱的,他取出自己当兵两年来积攒的所有现金后左数右数,怎么也不够。怎么办,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再次向队里进行汇报,队里经过研究后决定,部队经费是绝对不能动的,于是发动相关人员自愿捐款,在队长秦逢华、教导员吴运发、司务长李帅等人的带头下,大家你100、我50、他20……纷纷慷慨解囊,经过统计, 这些钱基本上够了首次种养殖的资金。 鸡仔买回来了,鹅仔买回来了,猪仔买回来了,菜种也买回来了,可李清剑又犯愁了,对于种养殖,他也只是在家里,小时候时跟着爷爷奶奶学的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对于现在的种养殖来说,这些知识肯定是不够用的,该怎么办呢? 于是,李清剑又积极行动起来,向驻地种养殖专家请教,到营区门口的农民阿姨家中帮忙,收集与种养殖相关的书籍等,采取这些方法,在结合养鸡、养猪、养鹅、种菜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吸取种养殖知识。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他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呵护下,军乐队的种养殖终于迎来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果蔬成熟起来;一头头胖嘟嘟的猪在猪圈里面拱动着;一只只白的、花的鸡鸭鹅或互相追逐、或独自高歌着,窝边还有一只只白花花的刚刚生下的蛋。 每次看着这些,李清剑总会用已经布满老茧的手不停地左搓右手,裂开的嘴唇裂开着,憨憨的笑个不停。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我这个不是孤儿的孤儿来说,我只能靠自己。”保持热情,不懈努力,超越自己,这就是他的梦想。 李清剑不是孤儿却胜似孤儿。有记忆以来,他就没有见到过自己的亲生母亲,没有叫过一声妈妈;父亲在生下他不久就离家出走到外地给别人当了上门女婿,基本上不回家。李清剑是年老的爷爷奶奶加上一个同样弱小的姐姐养大的,不幸的是,在他读小学到初中的成长中,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特别是今年,连几年也不回家一趟的父亲也因病去世后,他和姐姐彻底成为了孤儿,只能寄养在伯娘家中,而伯娘也是一个没有了丈夫,家中还有一个堂弟和一个堂妹需要养大的家庭,贫困可想而知。 眼看着伯娘的家境一日不如一日,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在姐姐外出打工之后,李清剑也毅然辍学,在小吃店做过洗碗工,在寒风中买过烧烤,在工厂里面做过喷漆工,可,不管他怎么努力,一没文凭二没经验的他对家中的帮助始终有限。怎么才能让姐姐不再为他而担忧?让堂弟堂妹读书时不为学费而犯愁?让身体本就不好的伯娘不再那么劳累呢?四处奔波忙碌之余,他总是思考着这个问题。 2012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清剑怀揣着对绿色军营和人生成长的期待,在伯娘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参军来到了武警贵州省总队新训基地。 “伯娘,那是我两个月积攒的津贴,您先用着,部队管吃、管住、管穿,啥都不愁,您就放心吧。”在部队期间,哪怕是再缺钱,李清剑也会把自己几百元的津贴存下一部分来,在家中最需要钱的时候寄回去,以解家中的燃眉之急。 自家人知自家事,李清剑明白,自己不是来部队虚度时光的,要想改变家中的困境,要想自己有出息,就只有抓紧这一分一秒的时间,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的锤炼自己的意志力和累积自己各方面能力,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看到梦想中那一条光明大道的曙光,才能有机会走上那条成功之路。 “记得那天是晚上21时左右,小李一脸期待的来找我,说那个馒头他蒸好几次了,可味道怎么也没有我蒸的好吃,成色也不怎么好看,想请我和他再去一趟操作间,把蒸馒头的过程再演示一遍给他看。”炊事班老班长秦宇坤说,不管是在新训基地,还是被挑选到我们军乐队之后,小李都是一如既往的爱学、想学,像他们这样有一技之长的老兵,只要一有机会,小李就会逮住,求教一技之长。 除了部队能学到的军事技能、种养殖技术、炊事技能、萨克斯演奏技艺和部队管理,李清剑还自己买来书籍、学习了商业的运作和管理,报考大学自学考试等。 “只要肯努力,有信心,勇往直前,我就不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对于前路,李清剑豪气满怀。 在年终工作总结的班务会上,李清剑发言,着重批评了自己在一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明确告诉班长,因为家中需要照顾,他今年肯定是要退伍的,立功受奖的问题没必要再考虑他,而是把机会让给了留队的战友们。 “像这样把好处往战友身上推,问题往自己身上揽的事情,李清剑真没少干。”班长吴必鑫介绍,年初上级举办技术培训班时,大家的第一人选都是小李,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最爱学的一个,派他去,准能把最好的技术带回来。可当班长把队里面准备派他去学习的好消息告诉他时,小李既然毫不犹豫的就推辞了回来,说好处不能自己都占,别的战友们同样需要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部队学到很多,利用这些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我回去后可以开餐馆、做农场主、打工都行。”在问及退伍后有什么打算时,李清剑摸了摸红色的肩章,万分不舍,却又满怀期待的说道,如果能有一个正规的班上,那更好,如果找不到工作,初步的构想是在家的附近开一家烧烤店,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家里,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自己,等一切都顺利了再逐步壮大自己的生意;在部队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特别是他所精通的炊事技能、种养殖技术,对身在农村的他是非常实用的;回去之后,他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和能力,去应聘,去创业,他很有信心,只要勇往直前,就算不能圆自己的成功梦,也能在此过程中展现人生的精彩每一天。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9-13 11:25 , Processed in 0.019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