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几乎每一种文化中都镶嵌着光怪陆离的生物传奇?为什么那些神话动物、美丽野兽及其迷人的故事,能在人世间流传千年而历久不衰?一种合理的解释,恐怕是因为人类对“魔力”的虔诚崇拜和对美好的执着向往。 独角兽,是西方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在澳大利亚、喀麦隆、图瓦卢、英国等国钱币上,都有它的形象。 最早提到独角兽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凯特西亚斯作于公元前389年的一篇手稿,据他说这是一种与马差不多大小的野兽,身体为纯白色,头部为暗红色,眼睛为深蓝色,头顶有一犄角,长约半米。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对它的描述更详细,说它是一种“非常暴躁凶残的野兽,体似马,头似鹿,足似象,尾似野猪,吼声低沉有力,额头上的犄角为黑色,大约两尺多长。”欧洲及英联邦国家硬币上多有独角兽的形象,它通常被描绘成一匹头顶正中长有一只螺旋角的白马,象征纯洁、高贵和吉祥。 传说独角兽生性喜爱洁净,对纯洁的人或物有特殊的好感,尤其容易被少女的体香所诱惑,捕捉独角兽的唯一办法,是让一位年轻的处女走到它的身边,此时独角兽会温顺地躺到她脚下,将头部枕在她的膝盖上入睡。于是,狡黠的猎人就趁机切断它那神奇的独角。据说独角兽的角,底部雪白,中间乌黑,顶端鲜红,具有奇异的魔力。从角上挫下的粉末可解百毒,服下粉末即可治病防病,百毒不侵;且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魔力令人们为这只神秘的角发狂,每个贵族都想拥有独角兽角做的酒杯,每个猎人都妄想有朝一日独角兽落入他的陷阱。 尽管独角兽存在于欧洲早期的历史中,但作为希伯来传说中的动物,其实《圣经·旧约》早就有许多关于它的描绘。在不少宗教画中,独角兽曾是圣母玛利亚怀中的“报喜天使”。有人甚至说独角兽就是救世主耶稣。 到了中世纪的时候,独角兽成为“权利”、“高贵”和“纯洁”的象征;它的角则象征“精神之箭”、“上帝之剑”、“阳光”和“神的启示”。相传独角兽的角一次可以刺死一头大象,在《一千零一夜》辛巴达的第二次航行中有相关记载。独角兽的唯一敌人是狮子,在16世纪的一段诗中记述了独角兽与狮子的一次决斗,独角兽的角刺入树干拔不出来,结果被狮子咬死。独角兽作为苏格兰王室的象征,常见于苏格兰古币。18世纪初,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英格兰的豹和狮子与苏格兰的独角兽,共同组成大不列颠帝国皇家盾徽图案。 现代故事常把独角兽简单地描写为长有独角的白马,其特点是优美、孤独、敏捷、勇敢,是贤者或伟人的忠实伙伴。相传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曾经捕获到一只独角兽,却无人能够骑上它。最后只有年轻强壮的亚历山大王子能驯服并骑着它去南征北战,征服世界。 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有独角兽存在呢?许多人认为独角兽的原型实际上是独角鲸和印度的独角犀。但独角鲸生活在遥远的深海而不是森林草原。生活在陆地上的犀牛,虽然前额确有一只尖角,可惜相貌差距甚远。所以,独角兽实际上是一种包含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美丽想象而演变产生的象征性动物。中国神话和日本神话中的麒麟,也可视为东方的独角兽。 然而有趣的是,一些著名的动物学家始终在苦苦寻找独角兽的“真实”足迹。有科学家称,独角兽就是已经灭绝的爱尔兰大角鹿,它的大角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大角鹿身高超过2米,鹿角硕大无比,长达3~7米,鹿茸重达40公斤。巨大的角使它们进食很困难,它们可能在低头后因鹿角沉重而难以抬头,或因巨大的鹿角常常被树枝缠住而难以脱身。而且要长成如此巨大的鹿角必定需要大量的食物,而大角鹿灭绝时期的气候变化,首先意味着食物的极端匮乏。因此,独角兽后来就慢慢地灭亡了。 不过,现实中难觅其踪的独角兽,却以性格温顺、举止高贵、充满魔力、英勇善战的形象,有血有肉地活跃在流行的魔幻小说、动画影片和游戏角色中,成为互联网时代全世界亿万青少年与游戏玩家的好朋友。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9 14:30 , Processed in 0.07073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