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建筑设计师雅克·费利耶操刀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白色建筑被一种新型混凝土线网包裹,近看是一座“漂浮”在地面上的“白色宫殿”,远看又像一个精致的白色编织袋。这座充满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的展馆,深得上海市民喜爱,也成为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少数几座被保留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后世博时代,原世博场馆如何开发再利用,发挥长期社会效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历经15个月的改建,原法国馆正式变身成为民办非盈利艺术机构——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展馆在保留原有法兰西情调的同时,蜕变为公益性的艺术殿堂,以此向市民宣示:“美丽,永不褪色。” 旧场馆的新探索 改建完成的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近9000平方米。改建工程由中国建筑师朱锫担任主设计师,在保持和尊重原法国馆建筑外貌、结构及坡道展厅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以美术馆的“日”、“夜”为中心的功能提升和空间优化,更加突出了建筑主体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同时,按照永续性经营目标,常设展厅配备了恒温恒湿设备,使美术馆更符合顶级展品的保护要求。新馆对地面广场、空中花园及餐厅、咖啡厅及艺术品商店等区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可以支持户内外、多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文化活动。 在准备就绪后,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以开馆大展“多重宇宙”,向市民免费开放。“我们策划这个展览,其宗旨就是在原法国馆的基础上,通过多国别、多题材、多类型、多流派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与原法国馆迥然不同的内容结构、视觉表达及参与体验。”民生美术馆总负责人、“多重宇宙”策展人艾民表示:“这是一个开放的展览,这个开放既是题材的开放,也是艺术类型的开放,同时还是艺术家生活世界的开放。展览内容集哲学的意趣、宇宙学的尺度、人类学的关怀和社会学的批判性于一体,着重探索和表现存在的多维性、本质的多义性及价值的多元性。” 1公里坡道展区国内最长 “多元宇宙”开馆展从感知共振、体验行动、立体园林、诗意声响、空间置换、回到个人等多角度切入到展览主题,共展出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芬兰、瑞士、荷兰、德国、西班牙、挪威、巴勒斯坦、中国香港共12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艺术家、7个艺术小组的近百件作品,囊括绘画、装置、录像、声音及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美术馆对展览空间进行重新整合,将原法国馆中央内庭的立体园林进行改造,新增层高12.5米、总面积近600平方米的核心筒展区。“多元宇宙”中体量最大的作品,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创作的《雷达(上海)》,就在其中展示。漆黑一片的展区中,长22米、宽11.7米的幕布上投射出抽象的星空图案,并飘荡着简约深邃的背景音乐。池田亮司创造的宇宙空间,包含了浓厚的、高密度的、立体的声音与图像信息,让游客为之深深着迷,亲切地称之为“真实版”的《星际穿越》。 原法国馆的旋转环绕的坡道展厅被完整保留。在空间模式上,斜度为15度左右、创下国内之最的1公里长的回旋上升式坡道展厅,打破了美术馆的封闭内向性。参观者可以随坡向上,边走边欣赏,在接连不断的艺术作品间徜徉,体验“人在画中游”的独特意境。“像弦理论一样,这个展览中每个作品像一个基本粒子,或一个文本中的单词,只有在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结中,才重新获得自己的意义。”这是艾民对展览布局的阐述。 据了解,“多重宇宙”将展出至明年4月19日。除每周一外,每天上午10时至晚上6时对市民免费开放。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1 23:53 , Processed in 0.06971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