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我为摄影狂(图)

2014-12-5 09:25| 发布者:cpnoz| 查看:1400| 评论:0|来自:齐鲁晚报

摘要:  10月14日,本报“速读”版刊发了拍客赵洪新的这张图片。该文是图片背后的故事。  本来,那天上午我是在黄海绿洲公园里转悠的,后来看天好,索性去了海边。放眼望去,偌大的海滩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都在像默片演员 ...
10月14日,本报“速读”版刊发了拍客赵洪新的这张图片。该文是图片背后的故事。

  10月14日,本报“速读”版刊发了拍客赵洪新的这张图片。该文是图片背后的故事。

  本来,那天上午我是在黄海绿洲公园里转悠的,后来看天好,索性去了海边。放眼望去,偌大的海滩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人,都在像默片演员一样,各自忙着。

  “最早有几点来的?”我见一个皮肤黧黑的大哥正靠在海蛎子堆旁歇息,跟他搭上了话。

  “三四点钟吧。正好西北风,把海蛎子都刮上来了。”听他这么一说,我眼前立马出现了一幅画:海面上浊浪翻滚,无数的海蛎子宛如元宝一样随之滚来滚去,人们趋之若鹜,恨不得把它搂在怀里,任凭大风发威,就是不撒手。

  “还是往里走走吧。”这位大哥的一句话,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我逡巡着,不时地把镜头对准扛着海蛎子往车上送的人。

  等我走到北头,也没拍到理想的画面。一张张地回放,总感觉这些片子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瞅了瞅依旧叮叮当当挖宝的人们,拔腿往西走去。

  你别说,虽说现在的海里穷了,退潮过后,他们硬挖硬抠地也能弄不少海蛎子。你看看路南路北停的那些车就知道了,轿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等,各式交通工具不一而足。如今人们腰包鼓了,家里一般都花个三五万的买辆车开着,开着轿车来赶海真不是新鲜事。好多人来赶海不是为了卖钱,就是图个乐和。尤其是那些退了休的,在家闲着没事,出来赶赶海,权当锻炼身体。况且忙活一上午,收获还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正信马由缰地想着,忽然从眼睛的余光里发现,一对夫妻正抬着海蛎子往三轮车上装。我急忙把摄影包斜挂在脖子上,使出吃奶的力气跑了过去,唯恐别人抢了这镜头。

  眼见一个戴头灯的师傅要上岸,我立马瞪起了眼,跑到了海里,蹲下,准备低角度仰拍。等他走近后,我迅速按动快门,定格下了他捞“宝”归来的画面。

  “你这张照片能卖多少钱啊,皮鞋都变水鞋了!”旁边一位穿迷彩服的大嫂咯咯地笑着。

  不管了,不用说鞋了,裤子也湿了小半截。而身上这一套,是昨天晚上才换上的。最近常常是这样,那天为了拍浪,愣是站到了八仙渡小码头上,一个浪头打过来,相机无伤大碍,裤子湿了大半截。

  在我看来,裤子湿了事小,相机没事才好。那年在田横山拍浪,靠得过近,把相机烧了,花了600多块钱才修好。当然了,今非昔比,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已经比较有经验了。

  我把裤腿挽了挽,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不少人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在问:这人咋了,都立冬第7天了,他咋过起夏天来了?莫非是疯子?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把胸脯挺得高高的—我庆幸,我用疯狂的举动,换回了一张颇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片子。
1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9 02:15 , Processed in 0.07260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