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不少摄影界的朋友,一见面总是攀比着各自的玩意儿,从牌子谈到成片质量,从外观谈到产品价值,似乎有点推销员的味道;还有的干脆谈论一些摄影经历,看了多少风景、拍了多少美女、用了多少相机等等。 看起来这是摄影师之间再平常不过的交流罢了,其实不然,这是摄影师在丧失一种应有的责任与本领,大部分摄影师被手里的玩意儿迷惑了,被现实的景色迷惑了,被眼前的美女迷惑了,拍出来的东西永远只是一张普通的照片,却很难称得上作品,因为都是些没有内涵,没有经过思考并赋予精神的照片而已。 那么摄影师到底应该具备些什么样的本领与素质才算的上是摄影师? 很简单,就是把曾经没有经过大脑的所谓的照片转换成作品的步骤而已。作品是一个摄影师的灵魂,并且是跟随摄影师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无论你的机器再好,技术再高,你的意识形态缺乏正能量,我想你所拍出来的照片永远只能称得上照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只兼顾摄影的机器与技术,恰恰忘却了照片的灵魂。一旦作品失去了灵魂,那么这还算是作品吗?非也! 故,不要小看一张安静的摄影作品,它不仅仅是图的象征,还是意的传达。它可以传递出一种内心深处的声音,也可以表达出一种生活的态度。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拥有什么的机器与水平,如果我们只是浅意识的认识到摄影的乐趣,感受色彩的味道,那么摄影就成了一种人们追求幸福的感觉,完全找不到摄影的价值。正因为价值难寻,所以,同行们一见面聊的最多的尽是些走味的东西。 所以,摄影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摄影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意识形态。从你的精气神中反映出所拍摄照片的魅力与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出好作品,出大作品。也许很多摄影者会说,摄影是我的乐趣,至于我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凭什么要与摄影牵扯上关系?没错,这是必然的关系,正所谓大志者,有大作为,无志者,则无作为。如果你永远只是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那么应该叫拍照,还不叫摄影;如果你处于爱好摄影并经常付诸行动者,那只能算作会摄影的人,还称不上摄影师;如果你既经常性的付诸行动又加以思考研究者,那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摄影师了;如果你经常性的对摄影产生思考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结合成作品的时候,那可谓之摄影大师了。 当然,生活中朋友们在谈论这些问题时只是一个现象而已,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表象在发生作用。如果我们经历过现象之后,能够及时认识到表象的问题,我想,我们离摄影大师的路也就更接近了些!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0 02:34 , Processed in 0.13574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