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世界摄影史》 顾铮
1824年,法国退伍军官约瑟夫?尼瑟夫?尼埃普斯成功捕捉到一个暗淡的永久性的正像。尽管这个影像并不令人满意,但却使他信心倍增。《窗子里看到的光景》正是尼埃普斯于1827年在他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为了拍摄这张照片,他用了足足8个小时的时间曝光,因此画面中出现了东西两座建筑的墙面都受光的情景。而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照片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尼埃普斯把这种摄影术称为阳光摄影术。
《窗子里看到的光景》 尼埃普斯摄
如果不是由于健康与经济的原因,尼埃普斯就有可能通过实验再进一步捕捉到更为鲜明的永久性的正像。出于无奈,他于1829年与已经得知他的实验成果的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一起合作,继续推进摄影术的研究开发。
达盖尔本是一个绘制全景画的画家。所谓全景画是一种绘有巨大的风景、战斗场面或城市景观的巨幅绘画,长度往往有100多米。全景画在半暗的光线下展出,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现实幻觉。在19世纪的欧洲,许多大城市的游乐场所都有全景画的展出。在全景画的基础上,达盖尔发明了具有特色的新型全景画“迪奥拉马”。这是把画在半透明纸上的巨幅绘画投射出来,在投射时伴以变化多端的光照,造成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但他仍不满意,认为“迪奥拉马”的图像还只是一种无法固定的幻象。他要发明的是可以保存的永久性的影像技术。这个技术就是他后来成功发明的达盖尔版摄影术。
然而尼埃普斯与达盖尔的合作因为1833年尼埃普斯的去世而中断了。不过达盖尔并没有终止实验,他仍继续自己的实验。
达盖尔尝试运用新的化学材料来固定影像。1837年,他偶然发现水银可以固定影像。他发现运用水银蒸汽来显影影像,可以在金属板上获得永久且鲜明的影像。达盖尔于1837年把这一过程命名为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达盖尔版摄影术的出现使得拍摄一张照片的曝光时间从8小时一下子减少到30分钟左右。
达盖尔版的照片一次摄影只能获得一张铜版照片,但获得的照片影纹细腻,影像锐利。因此达盖尔照片也被称为“记忆之镜”。但其缺点是,人们在观看时视线必须与照片形成一定的角度,才能看清影像。达盖尔版照片的特点是,作为镜像的影像呈反像,另一特点是不可复制。虽然这种唯一性使得这种方式获得的影像更珍贵,但因此也成了它的致命短处。不利于影像的传播。
《坦普尔大街街景》 达盖尔摄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在法兰西学院公布了他的发明。一般而言,摄影史以达盖尔公布发明的1839年为摄影术发明之年。
就在《法兰西报》宣布了达盖尔版摄影术的消息后没几天,享有国际声誉的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写信给法国科学院负责评估达盖尔版摄影术的三个委员。塔尔伯特在信中通知他们说,他将要发布对于由达盖尔宣布的发明的如下两个“原则性特点”的优先权:“一,暗箱影像的固定;二,随之而来的影像保存,以使其能够经受阳光照射。”显然,一场围绕摄影术发明权的争执已经不可避免。
1834年,塔尔伯特与妻子去意大利旅游,科莫湖美丽的湖光山色令他心动,因此想借助暗箱来描绘眼前的景色。但他毕竟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画家,因此获得的图像效果并不理想。塔尔伯特因此起意要发明固定影像的技术。
1835年,塔尔伯特想出了一种用氯化银来使纸张感光的办法。他把这种纸放入暗箱里,施以长时间曝光,获得一张底片。不过因为事务繁忙,他并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只是到了1839年初,来自巴黎的消息才使他匆忙重新回到摄影术的发明研究上来,以免自己的研究前功尽弃。当然,由于他是一个细心的人,实验的一应证物都在,因此不可否认,他也是摄影术的发明者。不过,塔尔伯特没有想到,其实早在10多年前,尼埃普斯就已经通过实验得到了最初的照片。
随后,塔尔伯特加快了实验的步伐。1841年,塔尔伯特为他发明的卡罗版摄影术申请了专利。与达盖尔版照片不同,以卡罗版摄影术得到的首先是一张底片,从理论上说,通过这些底片可以复制无数张照片。现在通行的摄影方式基本上就是卡罗版摄影术为原理的。从1844年到1846年,塔尔伯特制作了名为《自然的铅笔》的摄影集,这套书分为6个分册,共粘贴了24张照片,内容包括建筑、风景、静物、植物等。这本可说是历史上第一本以摄影集方式做成的书,向后人提示了使用与传播照片的新的可能性。
《自然的铅笔》之一 塔尔伯特
不过,从卡罗版摄影术获得的影像并没有达盖尔版摄影术的影像那样清晰。达盖尔版摄影术由于被法国政府作为专利购买而得以广泛普及,而卡罗版摄影术由于技术等原因,存世时间相当短暂。
然而,正当人们为摄影术的发明而欢呼鼓舞的时候,一名名叫希波利特?巴耶尔的法国人却在向隅而泣。作为法国财政部的一个低级官员,巴耶尔从1838年起开始研究“用光做素描”的技术。1839年,他受巴黎国立天文台台长阿拉贡于当年1月7日发表的关于摄影术发明情况报告的启发,在2月对自己的研究做了相当大的改进,并将此成果向众多友人展示。到了3月20日,巴耶尔终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曝光时间长达1小时的摄影实验,并得到了正像。5月20日,巴耶尔向阿拉贡汇报了这一成果。
但是,让阿拉贡为难的是,他已在此前对达盖尔作出了帮他申请专利的承诺,因此巴耶尔的出现令他颇为尴尬。阿拉贡颇不愿意有人在此关键时刻来抢达盖尔的风头。阿拉贡给了巴耶尔600法郎,要求他对外暂不公开自己的发明,继续改善自己的发明。而等到巴耶尔于1840年2月24日在法国科学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时,摄影发明者的桂冠早已被达盖尔摘去。
因小失大的巴耶尔一怒之下,将自己扮成一个溺死者收入自己的照相机镜头。充满失望和愤懑的巴耶尔撰写了一篇墓志铭,附在了这张照片旁边。墓志铭写到:“横尸于诸位面前的是巴耶尔的遗体,与诸位一样,不管是皇帝还是科学院,所有看到过这具尸体的人都曾赞赏过他的照片。然而,这种赞赏尽管给他带来了名声,却一文不名。对达盖尔优遇有加的政府对巴耶尔却一无表示。因此他在失望之余投水自尽。”尽管巴耶尔错失了在摄影史上以自己的发明傲视群雄的良机,但他的这幅自拍照片,却为摄影史留下了一段逸闻。他的独特的抗议方式成为了人体摄影的滥觞。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人体摄影史上最早的男子裸体照片(尽管是半裸)。而自拍手法的导入,也可能是摄影史上摄影家将照相机面对自己、确认自我的最初尝试。当然,文字说明与照片相结合以加强感染力的方式,也应该是摄影史的首创。
《扮成溺水自尽的巴耶尔》 巴耶尔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21:32 , Processed in 0.07238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