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叶文龙:游走在艺术与现实之间

2015-1-20 15:56| 发布者:cphoto| 查看:831| 评论:0|原作者:傅为贫|来自:天下摄影网

摘要:和叶文龙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我们聊美食,聊茶,聊生活,聊他的作品的销售,聊一切好玩的事情。在2014年的省摄协举办的新峰计划工作坊我就记住了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他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任悦老师对于他正在创作的 ...

和叶文龙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我们聊美食,聊茶,聊生活,聊他的作品的销售,聊一切好玩的事情。在2014年的省摄协举办的新峰计划工作坊我就记住了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他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任悦老师对于他正在创作的作品《曾经沧海》的建议和提炼。

12月丽水的《中国摄影排行榜》的影展中第一次看见了他的这个作品,1.5米见方的大尺幅展现,完全统一的灰色底调,将在海底长年集聚而成,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混合体以简单的肖像拍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不能降解的废弃轮胎,塑料块,水泥墩……上面已经附着了很多海底生物,影像纯粹而冷静,但带给观看者的感受却非常强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再一次成为我们应该深思的话题。正如叶文龙自己所表达的那样:“现代文明的进程似乎永远地离不开这无休止地对自然的破坏,但我们面对这日新月异的空间,我们可能会回头想,未来的生活我们真的需要的是什么?人类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个体,既渴望享受现代化进程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又害怕在滚滚红流中迷失了自己。”十多年在海边拍摄的他,现在每天面对的是大规模的炸山填海,围涂造地,每天看见漫长的海岸线边上漂浮着无数的垃圾,曾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画面已经成为梦想。这样无节制的破坏促使他拿起相机去记录下当下的景观,虽然不能阻止什么,但能引发人们对当下一些现象的思考。不断增长的GDP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人对于金钱的追求又到了一个怎样的无休止的状况,对自然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不断拓宽的土地带来的不一定是更宽广的生存空间,而是更逼仄的心灵距离。这些就是《曾经沧海》带给我们的一些感观。

叶文龙是一个聪明,善于学习思考的人,他的作品从04年的《空山新雨后》到09年的《我的海》一直到今天的《曾经沧海》,每一次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他在做每一个作品的前都会先找准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拍摄过程中会广泛听取并吸收对自己有用的意见,通过不断的交流,不断改进,同时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思想,在实践中做真实的自己,在积累中慢慢地沉淀,不断地完善自己和作品。他认为所有的作品都源于每个人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你首先得是一个接地气的人。对于他自己作品的良好销售状况,他直言不讳地说:“卖自己的作品本来就是一门生意,作品如果没有流通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既然是商品就必须先找对你商品所适合的人群,也不能把自己高高地挂在半空,必须拧干水分,真诚地面对你的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更多的存在空间,自己的艺术更具有真实的意义。”这其实也是很多艺术家应该去换位思考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创作拍摄,叶文龙将要做一些关于人生思考方面的东西,会用不同的摄影观念和摄影语言去体现一些哲学思想,最终回归摄影的本体。这或许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挑战,相信他会做得更好,因为他能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能把自己的作品很好地传播出去,他能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游刃有余!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18:59 , Processed in 0.09041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