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照片基本上忘记了所有 我自身的 无法停止的行为”。
(《崭新的凝视》的开头)
丧失记忆,就是填满自己名字的那些“实在”的丢失。“我是中平卓马”这种同一性[1](身份)的消失,而被人告知“中平卓马”这个记忆缺失的名字就是“我”。为了要将“中平卓马”这个名字当作“这个我”而活着,就必须每天往这个空洞的名字里填充东西。“I photograph”伴随着记忆的消失而被忘却之后,就只剩下“It photographs”。就像外界的光线进入照相机的内部将其填满了之后产生一张照片一样,将世界沉入“中平卓马”这个空洞的名字之中并将其填满,让丢失的实质得以再生。不是“我是中平卓马”了,而是“中平卓马是这”。不是“这是猫”这种同一性的照片,而是“这”的照片。“这一天”、“这个我”就是通过每一天的“这”的照片,用色彩艳丽的“生”来充满。所谓中平卓马的照片,就是每天反复地用“It photographs me”这种形式来吸收的。
这位对这种形式有所自觉的摄影家,通过将两张照片组合在一起的方式,与自己的照片保持了一种批评式的距离。两张一组的展示方式,将观者放置于自动将两张照片进行比较的模式之中,从而遮盖了这其中的吸收作用,具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仅就摄影集与个展记录这个层面上来探讨,这两张一组的形式中平卓马在组合的时候所拘泥的是视线的(只不过不只是局限于人类,这种视线也包含了鸟、动物、石狮子等陈列物)方向。这些组合大部分是“没有视线之物”与“视线指向之物”,相反,拥有视线之物之间的组合是几乎看不到,更不用说这其中完全没有人的照片。也就是说,这种两张一组的展示方式,就是通过视线指向的存在物(等待被填充的存在物=me),与对这种视线毫无防备状态的存在物(用于填充空白的名字的存在物=it)的组合,从而将“It photographs me”的吸收效果本身表现出来。
2009年(*一只眼)、2005年、2007年
之前中平卓马在BLD画廊与ShugoArts举行的个展,是以2002~2010年间拍摄的作品群构成,然而,其中巨大变化的是,这种两张一组的展示方式消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平卓马作品中的这种吸收性模式一统天下,更彰显了“摄影的癫狂”。中平卓马这种个人感性已经将上述这种风格作为一种定数,那么之前那两种强迫式的意象:“触觉式的表层”、“一只眼(将一个对象放置在画面中的单独影像:也可以理解为是相机眼的比喻)”就是作为(这一次的)变数,这只是他与照片之间的一种关系,就像创作者自己也不断地被支离破碎地吞没到这些距离缺失的、激化了的、纯粹的照片之中似的。只有“名字”系列与创作者传记式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有好几张“穿透到侧面的风景(拍摄的风景是朝向中心式的‘这’的侧面:不仅是‘这’,‘这也是’的照片)”的照片,则是在尽力摆脱那种“摄影的癫狂”。这个展览就是一场激烈的较量。
2004年(*穿透到侧面的风景)、2005年、2008年
但是,当我在大阪心斋桥COMME des GARÇONS Six画廊的《切换》展上看到同一批作品的新展览时,我切换掉那种“摄影的癫狂”似的人类视角之后,发现这些“照片”自身也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另一面。所谓“激烈的较量”,其本质就如当年他在1970年代中期“批评家中平卓马”遭遇变故(1977年的失忆)的那个时期率先改变自己的摄影(74~76年前后)一样,现在他再一次率先改变了自己的摄影,而且,还有“中平卓马”这个人在不断地牵引着他。
(左)背景明亮,主要的那棵笋与后面的竹子重叠在一起(参照企鹅的照片、Documentary、2005年)
(右)《原点回归——横浜(2002)》的笋。鲜明地从黑暗的背景里浮现出来。
原来如此,照片的本质就是所有的存在者都是“这”,在这种“此”性(haecceity)范畴下所有的存在者都是等价的(equivalent)。“目前,我的一个摄影结论就是在这个地方让‘是那!是这!’得到外化”(2004年中平卓马的话)。但是,即便所有的东西在“此”性的范畴里都是等价的,可是由于“这”这个词仍然是由人类提出来的,所以,在本质上,这仍然只不过是从人类的视角进行观看的“摄影的癫狂”而已。2011年的中平卓马所选择的、作为照片的另一个摄影的本质就是,照片中不拥有“那”、“这”这样的中心对象。摄影就是将所有的一切都作为等价物地原样复制下来。换句话说,就是画面中的所有点都是“这”,把“这也是那也是”拍摄下来就是摄影。“穿透到侧面的风景”就是中平卓马这一变化的最好体现。我在东京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一变化其实是全面性的,几乎体现在他现在拍摄的所有照片中。用望远镜头对准拍摄对象,令其沉没其中,让一个对象(这)色彩鲜艳地从暗调的背景中显现出来的照片,即“专心的照片”,变成了焦外的虚化、前景的夹杂物以及从本来的拍摄对象的侧面及背面进行拍摄的“杂景”(这也是那也是)占据了画面中大部分地方的“散漫的照片”——中平卓马不断地让自己的摄影从“这”的照片转变成“这也是那也是”的照片。
[1]在逻辑中,同一(identity)关系通常被定义为只在一个事物和它自身之间成立的关关系。就是说同一是两元谓词"=",使得对于所有x和y,"x = y"为真,当且仅当x和y是同一个事物。同一是传递的、对称的和自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