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向大家讲述一则寓言。
羊要吃远离家乡的山顶上的草,羊开始远行,羊爬呀爬,它累了,爬不动了。它想: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爬呀爬,它更累了,更爬不动了。它还是想: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多高。羊又向山顶爬去。 羊用了一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来爬这座山,它一心想着山顶上鲜美的草。它忽略了在自己身边其实就有一片又一片美丽的草地。 羊固执地爬呀爬,它终于爬到了山顶,但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它知道,它将永远留在这个山顶上,留在这个命运为它预定的地方。 羊看见了自己的归宿——山顶上根本就没有草! 这则寓言,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们摄影界,因为有一些摄影人,真的也有一些舍近求远的“羊寻草”现象。 在中国,任何一片土地都有她的文化价值,任何一片土地都有她的博大精深。只有植根于自己熟悉的家乡、深入于自己热爱的故土,不断开掘、不断研究、不断递进才能自成一体,取得丰硕成果。相反,放着自己家乡熟悉的文化不予重视,远走他乡,费尽千辛万苦,到万水千山以外的地方去寻寻觅觅、去采摘他乡的“花果”。到头来,自己的文化探求,恐怕就会有“客死他乡”的悲壮。 文化的探求,如何落脚,我是有着深刻教训的。本人从事新闻摄影20多年,除了获得中国新闻奖、甚至于范长江提名奖之类的很多奖项外,学术上却一无所获,为啥?我首先对山西悠久灿烂的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总是羡慕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一会去西藏、一会跑江南、一会爬雪山。其结果是,拍了许许多多外面的精彩画面,但却落得一事无成。而山西的黄土文化、黄河文化、晋商文化如此之伟大的内涵,也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瞎忙活一番,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真乃有智商的“傻瓜”也。留着身边的“青草”不吃,偏要远涉爬高,辛苦了一生,落得一场空。一生不停地追求,然而这种盲目的追求,即使行为还有点悲壮,可是给历史、给后人能留下什么,恐怕只能是社会和影界的一些谈资而已。实在可悲可叹! 现在好啦,人人都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许许多多的摄影文化人,将注意力用在了本土文化的开采,他们发现舍近求远的做法是“大傻瓜”,而做好家里的文化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出现了“西北风,狂刮五大洲”;“中原黄河,天上来,汹涌世界”;“川南江水,一泻千里”等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部队”,他们基本上是战功累累。通过他们的孜孜以求,他们将本土文化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向世界宣布,我们这里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的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一个个的文化品牌,通过我们这些摄影家的真知灼见,通过他们的潜心研究,推向中国,走向世界。 所以说,就摄影文化而言,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这样,每个人所得到的回报应该是颇丰的,不但自己记录整理了一个文化现象,而且将这个文化现象推而广之,同时也能受到影像市场的垂青,说白了,荣誉经济双丰收。 所以,我们还是现实一些,理智一些,别学舍近求远的“羊”。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13:41 , Processed in 0.07495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