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黄亚纪 :到底要不要收藏摄影?

2015-6-12 11:37| 发布者:zhcvl| 查看:1788| 评论:0|来自:iWeekly 周末画报

摘要:最近与多位艺术产业专业人士见面,皆获摄影收藏的讲座、专栏之邀约,当然一方面与4月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荒木经惟、森山大道作品皆拍出佳绩有关,一方面我认为无论单由摄影、或广由艺术而论,大家在感受、 ...

最近与多位艺术产业专业人士见面,皆获摄影收藏的讲座、专栏之邀约,当然一方面与4月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荒木经惟、森山大道作品皆拍出佳绩有关,一方面我认为无论单由摄影、或广由艺术而论,大家在感受、感觉、感动之后,现已进入如何将它们融入自己生活的阶段,而摄影自然是进入收藏领域的一个相对容易亲近的开始。但是,无论是新人藏家、或是资深藏家,不少人仍会问我(也许也会问他自己)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收藏摄影?”这个问题源自大家对于复数性艺术品的不信任感、对于摄影材质与价格的不理解、以及对于欧美市场现况的生疏,因此,日后在此一系列文章中,将根据过去我在摄影区块十年的画廊实务、策展、博览会分析、收藏等经验,循序渐进地针对摄影收藏的实务与策略,分享观察与心得。


从古根汉美术馆到苏富比拍场



2012年12月,纽约苏富比举办了一次成功的摄影专拍:《手的展览:亨利?布尔的摄影收藏》(A Show of Hands:Photograph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Henry Buhl),这个专拍共分两天三场,拍卖纽约摄影收藏家布尔的437件收藏,而这些作品在2004年时,曾在古根汉美术馆举办《手语:布尔的摄影收藏展》(Speakingwith Hands: Photographs from the Buhl Collection),且巡回美国各地。




Hands With Thimble     1920 Alfred Stieglitz 作品


从事金融业的布尔开始收藏艺术品的契机,是1993年他的一名女性朋友告诉他应该看看一件非常棒的摄影作品,一张1920年拍摄的欧姬芙(GeorgiaO’Keeffe)的双手——《手与顶针》(Hands with Thimble),摄影者正是她的恋人——摄影家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这件作品是一次私人交易,欧姬芙与斯蒂格里茨当年的助理百恩(Doris Bry)拥有这件作品,而且可能是世界上这个影像唯一一张的银盐相纸作品。百恩之所以想出售,是因为几天后佳士得拍卖将上拍同样影像的白金相纸版本,因此想趁势将手中作品出售。当时佳士得对白金相纸的估价,界于10万到15万美金之间,最后布尔以5万美金,向百恩买下了这张银盐相纸版本。几天后,佳士得的白金相纸版竟创下高达39万8美金的纪录,也就是说布尔的银盐相纸版本,也应至少有20万美金的价值。而这件〈手与顶针〉在2012年拍卖时,拍出了77万美金。


布尔回忆说,在他买完人生的第一件作品后,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才又买进第二件作品,但是经过多次收藏经验后,他慢慢对自己的选择有了信心,也决定以引领他进入收藏领域的欧姬芙的双手为灵感,专门收藏摄影中有关手的表现。到了2004年他获邀于古根汉美术馆展览时,他已有超过1000件的摄影作品收藏:从1840年代摄影发明者塔克伯(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到年轻摄影家的拍立得作品。2012年苏富比的布尔收藏专拍,总额超过最高预估的1200万美金,其中超过千万台币的作品,除了斯蒂格里茨的《手与顶针》,还包括利西茨基(El Lissitzky)的摄影拼贴名作《建设者》(The Constructor)、韦斯顿(Edward Weston)、吉伯特与乔治(Gilbert and George)、沃尔(Jeff Wall)、古斯基(Andreas Gursky)。也就在2014年4月,纽约苏富比再次举办另一场重要私人摄影收藏专拍《精深之眼》(InventiveEye: Photographs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这场拍卖再获佳绩,总价超过最高预估总价100万美金,若连同纽约苏富比的春季摄影拍卖,该季共有8件作品超过千万台币。




“El constructor (Autorretrato)”, 1924 El Lissitzky (1890-1941) 作品


掌握经典与当代作品


两场专拍中,能够远超越预估价、再创艺术家最高拍卖价格的,多是古典的经典杰作。而古斯基、沃尔等将摄影作为当代艺术范畴操作的,价格并不低于其他艺术类别。整体而言,多数拍品都落槌在预估价内。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摄影缺少艺术市场中出其不意的大起大落,且若能掌握两个重点:经典作品与当代作品,便几乎已走上正确的道路了。西方经典作品价格早已不断往上,不过身在亚洲、身为华人的我们,却依然可与尚被低估的作品相遇,英国泰德美术馆策展人贝克(Simon Baker)就曾提及他对亚洲摄影的观点,他认为,森山大道、中平卓马、高梨丰等日本摄影家,未来在世界的评价将会等同美国摄影大师的艾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与弗瑞兰德(Lee Friedlander)。亚洲与日本摄影正继续在欧美延烧,现在是值得花费更多时间关注摄影收藏的时候。但是经典作品的材质、年代、品项的选择是一门较为深刻的功课,而当代作品五花八门的新兴打印技术又经常令人眼花撩乱,这些收藏实务的要点,将是日后文章的重点之一。




William Klein Daido Moriyama ,Tate,2012-2013


摄影收藏是相对容易亲近,也相对需要雅致研究,可能相对无法获得其他当代艺术高倍的获利,却便于收藏、易于摆放生活空间,且最能反应时代感的一种媒材。比起绘画,它可能更像一本书,更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阅读与理解。在理解之后,它百读不厌,并会在时间与技术的变化之下,在价值、价格上保留它的一席之地。



(最早刊载于台北《典藏读天下》杂志)


作者简介:


黄亚纪,1976年生,摄影评论家,翻译家,策展人,亦安画廊台北负责人。在台湾和大陆翻译出版的作品有:《写真物语:日本摄影大师语录1889—1989》,中平卓马?筱山纪信《决斗写真论》,森山大道《我的写真全貌》,荒木经惟《写真=爱直到生命尽头,我依然相信写真》,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公众微信号,期待您的关注!
(请扫下方二维码订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9 06:59 , Processed in 0.21082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