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释藤
![]() 为摄影师王小红的作品写的评论,该文章已经发表在《人民摄影报》。存档!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乡愁其实是一个概念很模糊的字眼,尤其是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转眼之间很多东西都可以物是人非,面目全改。 当下新农村建设也好,城镇化改造也罢,总是离不开拆迁,重建等字眼,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已经很难找到故乡的痕迹了,于是栖居在繁华和当下的人们,总是企图通过什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故土,感怀那份萦绕在心头的乡愁。 而对于摄影师王小红来说,或者并不仅仅是用影像在留住一份乡愁而已,因为在她的心里,故土随着拆迁和改造,终究会被时光的洪流所湮没,而她所要做的或许只有诚实地记录下来,用大量的图像来给这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一些回忆和思念。 四年前她因为采风走近了新昌的一个古村:胡卜村,被这个古村的村容村貌所感触,四年后她听闻该村因为修建水库要拆迁移民,不久的将来,这个村子将永存水底,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于是作为摄影师的她,毅然拿起了相机,坚持拍摄一年多时间,终于把即将消失的古村做了一次忠实的记录。 在王小红的影像里,这些村落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是却又是充满不舍和眷恋的,她眼里的村庄和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取舍都一一呈现。看的出来摄影师拍摄的时候显然是带着自己个人的情感在拍摄,她把眼前的这片土地看成了生养自己的故土,面对故土即将湮没,她既要做到客观事实,又要克制自己过于情绪的流露,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理性还是被感性所牵引着,于是她的影像里对人物的拍摄便多了一些细微的解读,而这些解读和她时常在村落里行走,熟悉和了解村民们的心理是分不开的,她走近了这个古村,也走进了这些村民的心里,所以才能够近距离地对他们进行拍摄,所以在她的镜头里,影像是有体温的,这样的温度也应该是一个摄影师本该恪守的一个原则和基础! 虽然她拍的是一个村落,一群村民,但是折射的却是当下整个社会的某种现象,旧村改造、水库移民、城镇化拆迁等等。很多人想要留住乡愁,但是恰恰相反乡愁是很难留住的,但是摄影在很大的程度上却能够起到一些留存记忆的作用,至少通过这些影像,我们能够窥见逝去的时光里那些美好和伤感,那些远去的物是人非,欢笑忧伤。 余光中先生曾经写道: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又比喻成一张窄窄的船票,到后来乡愁则成了一方矮矮的坟墓和一湾浅浅的海峡,其实从这些比喻里我们不难看出,乡愁是留不住的,它始终离我们若即若离,却又无法抵达。余先生的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其实也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心里吧?所以在更多的时候影像其实也是无法留住乡愁的,但是它却可以唤起记忆,留住一些瞬间,甚至是能够给后人一些模糊的图解,所以它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则显得弥足珍贵。而王小红此刻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吧!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14 , Processed in 0.07444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