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冈部桃:死而复生的少女之爱

2015-7-13 09:51| 发布者:zhcvl| 查看:3607| 评论:0|原作者:罗浥薇薇|来自:北京文艺网

摘要:一九九九年,在Canon所主办的摄影新宇宙大奖(New Cosmos of Photography Award)中, 冈部桃(Momo Okabe,1981-) 以《As If I Were Alive(宛如活着)》系列获得优秀赏,那年她十八岁,又一位受媒体关注的少女摄 ...


冈部的作品不可避免地使人想起几位以私摄影风格闻名的摄影师,比如Nan Goldin,比如Richard Billingham。但即使和拍摄题材手法都更为相近的Nan Goldin相较,我们仍可依稀看出两者的差异,Nan Goldin在意的是“关系”,冈部则把“性”物质化之后、再投掷回哀愁多彩之眼笼罩的身处畸零地。如此逼视现实之后人们会问,当我们得以真正舍弃生而为人的部分配件、选择对的形式重生,我们曾受的伤是否便能稍减?我们所共同经历的苦楚与欢乐将成为何种样貌的存在?

冈部获奖后接受时代杂志访问时曾经表示:“我现在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有自信了,我所希冀借由摄影所传达的并非错事。我想捕捉生命当中的悲伤与希望,想将它转化成像幻想那样的东西,而非单纯的记录。”此系列作品在欧美摄影界备受瞩目的程度,使得在她口中所谓的“幻想”究竟如何被观看及参与显得更为暧昧多义。西方文化或艺术媒材以性少数作为创作与再现的主题已非特出,但这并不代表冈本所展示的是过时的、二手的体裁,而恰恰表现出她作为一名根植日本的女性摄影师,如何以其“并非真正不可想像,但又旖旎奇情可兹投射”的幻想建构企图,清晰地表现出那“铭刻在亚洲身体的现代化痕迹”,并以此为主体,切实留下了这不可复返的时代片刻。那不仅仅是关于性别与情欲的,同时是关于医疗与规训的,以彼此残缺的身影相映,使人颓然理解而最末释然:我们与这城市、这时代的破口是相连的,你我终不孤单。

“一心想着要拍照,我的身体都跟不上了。连按下快门的千分之一秒都使我不耐,因为我知道『此刻』即将消失。也许我拍照正是为了证明我活在此刻,为将它深印我记忆。”冈部当年在《As If I Were Alive(宛如活着)》的创作自述里如此直白地表达她十八岁的心与热望。无能厘清性之谜题也好,逃离不开时代之网也罢,那名十八岁的柔情少女即使世纪届末战火摧平从未离去。她脚踩死者赤身如贞德揭旗无畏而来,被混乱所吸引的少女。爱过痛过之后说那本圣经不必是一本关于她的书,甚至也不必要是关于那些她所亲近的、被摄者的书,而是关于我们,所有经历各式“心中创伤(trauma in our heart)”的我们,在黑暗中迷濛似见的小小欢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20:46 , Processed in 0.07196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