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台旗舰带来了我们的评测中心,它就是佳能的EOS- 1DX Mark II。作为今年最重磅的两款数码单反相机之一,它可谓代表着佳能如今的技术最高成就。新相机不仅在速度表现上进一步提升,全新的2020万像素CMOS和4K 60p的视频拍摄能力更是让新相机有了更为全面的拍摄功能。那么这款佳能的新旗舰究竟表现如何,来看评测吧! 旗舰马克兔 4年等待 全方面升级 全 新的佳能EOS-1DX Mark II拥有了更为成熟的机身设计。全新一代的旗舰马克兔,更换了全新的2000万像素级CMOS传感器,新传感器不仅让 相机的原生感光度提升,此外还具备了4K视频的录制能力。同时,这也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台具备4K/60p视频录制能力的135领域相机机型。因此其视频拍 摄能力着实是让人期待。
此 外,新相机也是佳能第一款应用全像素双核对焦系统的全画幅单反相机,而进一步做性能提升的61点AF对焦系统一方面扩展了对焦的覆盖面积,另一方面则是加 强了弱光下的AF对焦性能。而速度方面,佳能EOS-1DX II则再一次刷新了135数码单反的连拍速度记录。新相机可以达到14张/秒的连拍速度(实时取景时能达到16张/秒),无疑这款全新的旗舰就是为了高速而生的。 详细的测试内容前,我们仍然先列出相机的主要参数性能供大家做简单了解:
对 比一代的EOS-1DX,全新的1DX马克兔在参数性能方面也的确有了相当大的提升。相机在高速度、高感以及视频和操控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值得一提的 是,新机的官方售价相较于前代降低了不少。这对于想要购置此类旗舰机型的用户而言不失为一个好消息。那么新机的性能是否如参数上这般出众,下面我就详细分 各项来好好看一看。 外观 军舰部抬升 整体保持传统 评测内容我们还是先从相机的外观设计开始说起。全新的佳能EOS-1DX Mark II的机身线条因为军舰部的变化有了一些不同,可以看出新一代机身顶部稍有抬升,而佳能LOGO的区域面积稍微变窄了一些。整体的线条感给人感觉柔和了不少。
机身侧面,能看出手柄曲线有所变化,竖拍按键位也有所不同
机 背方面,佳能EOS-1DX Mark II的机背按键设计与前代完全相同。延续着经典的佳能操作界面,相机同样可以单手完成基本操作,而传统的操控界面 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上手,有过其他佳能单反使用经验的用户,可以快速上手,而如果是一代1DX的用户更是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当然,机背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在于触控屏的加入,全新的触控屏给了用户完全不同的操控体验和使用方式。无论是拍摄视频或是实时取景拍摄,这块164万像素的触控屏都能提供更好的支持。
作为一款全尺寸机身机型,佳能EOS-1DX Mark II的机身重量控制的还不错,1530g的机身重量对于一台全镁合金的机身而言算是中规中矩,毕竟多出了一整个竖拍手柄部分。而全尺寸机身无论是从竖拍需要还是从搭配远摄长焦镜的使用来看,的确都更有优势。 操控:手感再加强 触控屏幕很实用 接 下来我们来看看佳能EOS-1DX Mark II的机身操控设计和更多细节处理的表现。和尼康D5相同,两家单反大厂的旗舰都毫不犹豫的选择在日本本土 生产,这对于保证产品品控、机身装备质量等各方面的确要更方便。这些年来佳能机身少有装配问题或缺陷,和日本本土工厂生产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
上手佳能EOS-1DX Mark II,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大面积的机身蒙皮覆盖范围。除了按键区外,机身上手指手掌可触及之处基本都有皮革蒙皮的覆盖,这带来了更好的握持牢固性。此外,相机的手柄线条也有了进一步优化,增强了相机的握持舒适度。
佳能EOS-1DX Mark II的取景器内有着相当全面的信息显示能力,包含拍摄模式、测光状态、白平衡、快门驱动、AF确定以及防频闪都可以在取景器内以信息形式显示出来。因而用户可以做到眼不离取景器而了解相机的设置状况。
作为专业单反,显示信息全面的肩屏自然是不能少的。此外,佳能EOS-1DX Mark II肩屏保持了佳能一贯的橙色背光,可以在暗光环境下提供良好的屏幕信息显示能力。
佳能EOS-1DX Mark II在关机后会自动收回镜头,防止不必要的损伤(对STM镜头有效) 此 外,在相机功能方面,相机针对现在佳能的一些STM镜头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关机对焦行程回收。例如佳能的EF 40mm f/2.8 STM镜头, 这款镜头由于是STM马达电力驱动,镜头的对焦行程往往会停留在相机关机的状态下,如果在近摄状态,镜头会凸出来一部分,这在不经意间收起相机时会有对器 材造成损坏的可能。而佳能EOS-1DX Mark II则在关机时会自动将镜头对焦行程伸出的部分收回镜身内,起到对镜头的保护作用,的确是一个很贴心 的功能。像笔者这样经常使用STM镜头的用户,对于这个小惊喜还是很开心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7 07:22 , Processed in 0.0186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