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展回看亚洲60年

2016-9-9 09:16| 发布者:cphoto| 查看:665| 评论:0|来自: 大公网

摘要:  图:布瑞克作品《李丽华(饰武则天)与电影监製邵逸夫 中国香港》(一九六三年)  【大公报讯】记者郭雨南报道:为庆祝亚洲协会成立六十周年,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举办的“影.亚洲”摄影展览昨日于该中心麦礼贤 ...

  图:布瑞克作品《李丽华(饰武则天)与电影监製邵逸夫 中国香港》(一九六三年)
  【大公报讯】记者郭雨南报道:为庆祝亚洲协会成立六十周年,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举办的“影.亚洲”摄影展览昨日于该中心麦礼贤夫人艺术馆举行传媒导赏,展出摄影大师布莱恩.布瑞克(1927-1988年,生于新西兰)及史蒂夫.麦凯瑞(1950年,生于美国)逾九十件在亚洲拍摄的作品,给大家一同回看亚洲六十年,感受摄影师的所思所想。
  拍摄季风 诠释人象
  展览主题“影.亚洲”中的“影”字语带双关,既指“摄影”,也指“意念中的影像”。展览分为四个展厅,第一个展厅中的作品展现了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对拍摄季风气候的热忱。布瑞克的镜头瞄准印度,麦凯瑞则同时关注孟加拉和菲律宾。麦凯瑞说:“我捕捉季风时的经歷改变了我整个人;地球上半数人受这季风的到来影响。这是真实,而且一直会伴随我。”季风主要发生于亚洲,虽然破坏力强,但不是全无益处,其中布莱恩.布瑞克的作品《“季风女孩” 印度》就曾于一九六一年成为《生活》杂誌的封面,描绘了女孩在看到下雨时的欣喜,表达当时印度人民的感受。
  第二展厅展示了两位摄影师在中国及阿富汗拍摄的作品,《“阿富汗女孩”Sharbat Gula 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纳席巴难民营》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女孩的清澈目光,她的脸用红色的围巾披着,她锐利的海绿色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照相机,这是麦凯瑞的成名之作,并成为《国家地理杂誌》的封面。
  第三展厅分别展出布瑞克聚焦日本的作品,以及麦凯瑞在缅甸的相片。布瑞克作品《电影男主角三船敏郎影像前的黑泽明导演 日本东京》(1963)拍摄了黑泽明站在海报之前,他平静的表情与海报上的三船敏郎的激烈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戏剧性。
  构图细緻 色彩强烈
  麦凯瑞的作品色彩饱满,时间和地点都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他于缅甸拍摄的作品《大金石下祷告的僧侣 缅甸》(1994),在这系列的相片中可以看到许多与僧侣相关的内容,洋溢着东方风情。
  第四展厅抛开区域的局限,探索两位摄影师在捕捉影像过程中的焦点。麦凯瑞善于与拍摄对象交流,作品多为肖像照,且原色鲜明,构图细緻,如作品《男孩庆祝象神节 印度孟买》(1996)就是其一,印度八至九月期间会举办象神节,这段时间民众会将花卉染料涂在脸上,到处是绚烂强烈的色彩,相片中男孩儿脸涂红色染料,背靠松绿色墙身,色彩强烈。
  除了四个展厅的作品,偏厅展出了两位摄影师取材自香港的作品,描绘香港所反映出的多元文化,展示香港旧时面貌。
  展览将于九月十日展至二○一七年一月七日,地点为香港金钟正义道9号亚洲协会香港中心麦礼贤夫人艺术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6-28 10:39 , Processed in 0.07154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