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querque, New Mexico,1972 再来看看他的这张照片——《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 (Albuquerque, New Mexico,1972)。一只狗静静地蹲在街角,消防栓、街灯和电话亭像几何拼图般环绕在它的周围,若从画面中移去任何一个元素都会让整个构图分崩离析。弗里德兰德能从我们人人面前的这个世界中寻找到自然的肌理, 在他为我们将所有元素结合在一起之前,我们对此却总是视而不见。在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之中,智慧自身,包括感知、逻辑以及洞察力均以视觉语言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在1987年和摄影师朋友威廉·格德尼(William Gedney) 的访谈中,弗里德兰德说道:“别人可能为了避开那些杆子、树木之类的东西挪动几步,但我会为了把这些东西拍进画面而挪动几步,这就是我经常干的事情,有时甚至都是无意识的。” 看起来弗里德兰德展览的时间,和此时正在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黛安·阿勃丝回顾展似乎相呼应,但这其实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巧合。加拉西曾说这次回顾展筹备了近8年,在这8年当中他基本每个月都要去弗里德兰德在纽约州新城的家里待上一天。最初是受摄影师之邀前去挑选将在博物馆展览的作品,后来也一起讨论过如何布置整个展览。 弗里德兰德对于让这位从 MoMA 来的策展人挑选自己的作品持有令人意外的放任态度。“当加拉西在仔细思忖照片的时候, 我就在放大、编辑照片或者做别的事情。”弗里德兰德在最近一次电话采访中如此说道,“我并没有参与挑选照片的整个过程, 只是挑选了最后50张照片,因为那些都是新作品,彼得之前没有看过它们。”关于展览的体量,弗里德兰德是这样说的,“我想让自己感到吃惊。” 加拉西也同意这一点,“李的摄影生涯很长,而如今他更专注于新的实验,故而已经准备好把挑选照片这项工作交给别人来完成,我是意外的受益者。” 在MoMA 定址皇后区的3年时间里,加拉西利用摄影部办公室里的好几面墙将上千张弗里德兰德照片的缩放复制品集中在一起, 然后常常花费数小时的时间用鲁比克魔方的形式重新将照片分组。 从策展的角度来说,以弗里德兰德拍摄爵士乐手,即从贝西伯爵(Count Basie)到露丝·布朗(Ruth Brown),再到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作品作为开始是有道理的,这些作品被集中布置在一进展览大门对面的展墙上。20 世纪40年代, 还是一名少年的弗里德兰德生活在华盛顿州,对爵士乐和摄影的兴趣是同时产生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又在洛杉矶拍摄自己心中的爵士英雄们,一直持续到几年之后搬到纽约。 New Mexico, 2001 弗里德兰德并不愿意承认爵士乐和其照片样貌之间的联系, 但是他的照片中那种即兴的风格不禁让人联想到音乐中的即兴重复、比波普、拟声唱法这些元素。以其《新墨西哥》(New Mexico, 2001)这张照片为例,电话线杆、广告牌和停止标志形成了一段线条、阴影和形状的断奏,仿佛美国到处都能见到的一个街角的一段视觉即兴重复。 展览剩下的部分就很难组织了,有一些弗里德兰德的作品是 按照他的书的主题布置的,如自拍像、美国纪念碑和裸体。但是让这些布置变得棘手的原因在于,对于某几个特定的拍摄主题, 弗里德兰德在出版相关主题的书之后很多年,又继续开始拍摄。举个例子来说,他的《自拍像》(Self Portrait)一书出版于 1970 年,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给自己拍照,他的影子常出现在反光的窗户中或者照片中。在展览的前部,有一个由21张自拍像组成的板块,剩下的自拍像则按照时间顺序散落布置在展览当中。 Haverstraw, New York,1966 New York City,1966 Provincetown, Massachusetts,1968 有一次,当加拉西还在为展览中的照片排序时,他邀请弗里德兰德到皇后区 MoMA 的办公室来看照片墙。“‘这位摄影师看起来挺有意思的。’这是弗里德兰德看到照片墙后的反应。” 加拉西回忆道,“他还补充道,这位摄影师认为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他不想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过去。” 这个展览的规模实在太大,很难通过一次参观就完全吸收, 但是加拉西不这样认为。他解释道:“在展览中,我们自始至终 都能看到弗里德兰德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拍摄技巧。而其作品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一直拍同样的照片,但又从没有两张照片是完全一样的。”加拉西还说:“因为可以对这些照片进行明确的分类,比如‘工厂谷’、‘裸体’、‘沙漠见闻’等, 你甚至可以想象展览中有七八十件艺术品。” 上一位在 MoMA 举办如此大规模展览的摄影师是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被分为4部分进行单独的展览,时间跨越数年。那么加拉西为什么没有考虑以相同的方式展览弗里德兰德的作品呢?“回顾展的关键就在于全面地看一个事物。”他说,“如果你是以平方英尺来计算的, 那这个展比波洛克的展可要小多了。” 原文发表于《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05 年 5 月 29 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7 21:35 , Processed in 0.10827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