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迪娅·英特希尔,2016上海国际摄影节上海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纪实类评委,中国日报亚洲区多媒体项目经理、努尔图片社创始人。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视觉人类学硕士,知名多媒体/新媒体制作人。2007年与人合伙创建努尔图片社,并作为该图片社主要持有人至2013年;在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工作6年,负责新闻摄影展览和摄影教育项目的全球协调,作为演讲人、评委、新媒体制作顾问出现于各种摄影摄影活动。 腾讯图片:您对2016上海国际摄影节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印象如何?您如何评价本次展览作品的整体水平? 首先,谢谢你们邀请我来做评委,我很高兴能来这儿并参与其中。我对这次评选的组织印象非常好,组织得很到位,参审的都是有很高声望评委,参选作品的数量也很多,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方面,这是很高兴的一件事,这当然就像是一个窗口,能看清专业摄影与业余摄影正在当今世界发生哪些进展。我在评选中注重的是不同方面的质量,比如我会看图片质量,我会看成像质量,因为我是在纪实类组别,所以我也会看新闻方面的质量。而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上我都看见了高质量的作品。有一件我认为很有趣的事情是即使在纪实类中,绝大多数作品本质上都记录了真实,所以很明显,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也很高兴能看到这些。 因为投稿参赛的数量很大,所以我认为在每个方面都有一点特点。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传统的图片故事,能看到更多的不同境遇下的比较的当代纪实摄影作品在不同情况下的纪录作品的比较,我认为比赛是所有这些的组合。有一点点欠缺的,那就是摄影师非常难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包括个人风格,当然这情况在世界所有比赛上都会出现,对于所有的摄影师来说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标志都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会建议很多摄影师去看一下别人做过些什么,然后结合这些信息和视觉上的内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标志。 世界各地的新闻摄影展览和摄影教育项目是否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这些发展趋势而言,本次展览有什么共性和个性? 当然,你能看见有很多新的技术发展在摄影行业中使用,包括有很多与视频搭配的尝试,或者其他不同的工具比如无人机摄影。这些东西也在比赛的投稿中反映出来,他们都是绝对存在的。 国际多媒体/新媒体现在的关注点是什么?以本次展览为例,您认为中国摄影师抓住了这些关注点吗?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22:31 , Processed in 0.07191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