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杜若云章画廊 展览介绍 世界是一篇漫长的故事,而摄影师,就是那些自告奋勇,主动要来讲故事的人。当我们身处繁杂篇章,茫然无绪,一头雾水之时,这一群摄影师用镜头为我们凝聚一个个情节,以此将有限的目光与精力集中在图像语言的简练叙述上。 此次杜若云章画廊有幸集结四位国际知名摄影家——更准确地说,是一群高超的图像叙述者。我们疲惫不堪,却仍充满好奇,就由他们替我们走遍世界各地,去每一个被我们忽视的角落,去时间的另一头。然后归来,或优雅或狂乱或激动或平静地归来。我们会凝望这一对对眼睛,品味印刻在那里的奇妙景象。 起奏 故事的开端便不平淡,于虚实之间打开视界。 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和埃德温·洛(Edwin Low)这两位艺术摄影师,自1990年起便一直使用Anderson & Low的组合标签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题材可谓海纳百川:人物肖像、建筑、抽象画面、新闻报道、裸体人物和自然风景,造就了他们多变的风格和视角。他们是有史以来唯一被官方授权可自由拍摄中国国家体操运动员训练景象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被收藏于世界各个知名艺术机构,其中就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Anderson & Low在平面的照片之中打开了新的空间;建筑与自然,人体与建筑。不同的维度,奇特的质感,甚至让人怀疑这是否真的只是摄影照片。他们的叙述巧妙穿梭在现实与梦境之间,而他们想要探索的从不是物质的虚幻与否,而是精神的真实存在。 承转 故事一路向前,满怀的情绪在隐秘发展。 伊娃·鲁宾斯坦(Eva Rubinstein)是波兰裔美国摄影师,从5岁被钢琴家父亲和芭蕾舞者母亲以舞蹈家为目标培养的她,从未想过会自己会留名于美国摄影史。然而体会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她,在34岁时拿起了相机,着迷于短暂快门之间的无限,以她独到的自我体验记录生活——之后的数十年,她在全球各地举办了将近100场个展。鲁宾斯坦对“空房间”的执念,不禁让人想到韩国导演金基德的那部同名电影——当住在里面的人离开后,这被留下的、看不见的生活背面,也许才是最真实:爱、欢笑、泪水、争吵、复合、离别、死亡,一切私密的人类活动与情感,在无机的空间内留下痕迹。鲁宾斯坦的作品指引着我们,当一切具象高潮逝去之后,再度徘徊这空房间——于最不起眼的角落,获得无尽的想象和愉悦。 末后 故事结尾悠长隽永,缓缓去往生命的更深处。 来自法国的Christian Chambenoit有个中文名字,叫常易。在巴黎获取摄影及电影的硕士学位后 ,便以摄影为生,也常作画。在中国台湾生活了12年,2007年和家人移居上海。他曾为多本国际知名时尚杂志与传播机构提供封面摄影并担任艺术总监,作为艺术家涉猎也十分多元:绘画、装置、摄影等等,对他来说,艺术创作比起职业,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传统的湿法摄影术进行的创作是常易摄影作品的一大魅力。人类一心追求永恒,而常易却偏偏关注那些尤其短暂、微小的生命:金属质感的小虫, 美丽而脆弱的蝴蝶等等。湿法摄影在技术上使得这些作品能抵御时间冲刷,在视觉上又赋予这些不为人们所留心的小生命一种隽永的、如画的美感。它们仿佛从自然博物馆而来,穿越时空,呈现在大家眼前。驻足观看作品,感受到的已不仅是粗浅的“复古”,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凝视。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22:28 , Processed in 0.07334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