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社区”展新颜 “垃圾分类”好处多__180余名市民参加宝安城管局第六届市民体验日活动 中国摄影在线深圳讯(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张 睿 刘吉娜)“品质社区建设好,城中村环境大变样”、“城管执法规范有序,智慧城管效率高”、“垃圾分类好处多多,绿色生活要大力提倡”……在广东省第23届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10月23日,秋高气爽。参加深圳市宝安区城管局组织的第六届“市民体验日”的180余名市民代表和兵分三路,开始了愉快的体验之旅。 第一组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参观体验活动。与往年城管体验日邀请市民上街参与执法的体验方式不同的是,本次体验活动邀请市民直接“走进城管”——在松岗执法队大院参观体验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工作。具体包括:观看特勤分队警棍盾牌操演练,“五小工程”参观(包括阅览室、理发室、洗衣房,作训室,饭堂),参观智慧松岗执法队指挥中心,观看无人机操控演示等;最后在执法队会议室观看了执法队宣传片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尽最大可能向市民展现执法队规范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向市民介绍基层执法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让市民朋友了解、理解、支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另一方面,参加活动的市民代表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认识、新理解,在赞叹高科技建设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现场城管工作人员交流了想法,献言献策,为加强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组是“市民进社区、感受新面貌”参观体验活动。约60名市民朋友走进石岩,亲眼见证石岩街道“品质社区”建设和公园建设成果,深度体验石岩街道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新面貌。 第一站市民来到了应人石社区福景新村,石岩街道陈浩强副主任介绍了福景新村的“品质社区”建设工作,着重介绍了石岩街道积极探索“管线下地”新思路,邀第三方管线公司实施“管线下地”配套工程,并将视频门禁、高清监控线一并下地进行整治,成功打造出整洁、美观、有序的城中村宜居环境,随后引领市民参观体验该城中村整治后新面貌。第二站市民来到羊台山森林公园,听取了羊台山登山广场和羊台山森林公园一期配套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在登山广场内休憩游玩,亲近大自然,感受宝安“公园之区”、“生态石岩”的风情。 经过一上午的体验活动,市民纷纷表示,城管工作贴民生、接地气,政府既然投入了大笔资金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社区品质,就要规划好,落实好,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让市民每天都能感受到宝安的新变化。 第三组是垃圾减量分类参观体验活动。中国摄影在线网、深圳电视台、宝安日报、深圳新闻网等记者跟随市民代表们先参观了绿生活 ﹒零废弃馆,听取“绿宝宝”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介绍、观看了垃圾分类宣传视频。然后来到了新安街道上川市场果蔬垃圾处理站,听取运营企业(大树生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果蔬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10斤垃圾换1斤有机蔬菜或生物有机肥,对垃圾换有机蔬菜活动,市民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纷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了生菜、麦菜,活动现场也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市民,有的好奇地打听如何兑换,有的表示自家的垃圾以后也可以用来换蔬菜。在宝安新村,市民们体验了“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运营企业(英尔科技公司)在现场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新模式的运作程序及方法。 为了推动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促进资源回收工作开展,建设绿色环保宜居环境,宝安区于2012年成立了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 自2012年以来,全区先后创建了233个示范单位(居民小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示范创建范围。 2016年,通过组织124个社区定期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累计回收再生资源40多吨,废电池、废灯管约8吨。积极探索市场化推广模式,先后引进格林美、升东华、英尔科技、大树生物等专业公司,探索开展“互联网+资源回收”、厨余(果蔬)垃圾就近处理等垃圾大分流试点。 在上川市场建立果蔬垃圾处理试点,对市场内进入生活垃圾渠道的果蔬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处理,将处理产物进行酵素生产、堆肥处理等。 新安街道在宝安新村和恒安花园两个住宅小区开展互联网+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试点,一整套辖区推广可复制、分类处理渠道畅通、分类减量效果明 显、企业运作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新安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新安人的生活。 宝安垃圾分类和减量的范本正彰显着榜样的力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22:28 , Processed in 0.07578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