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The Alley Cat 摄影师:Nayan Khanolkar 这一幅城市后巷豹子的照片,为42岁印度摄影师Nayan Khanolkar胜出了今年「野外生态摄影大赛 2016」中的「Urban Wildlife」组别,自此之后,他在网络上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情况对于不少赢得国际赛事的摄师来说,应该算是常见现象,但他却不希望将摄影变成一份职业。 虽然有人认为,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达到让人付钱的水平,会是非常好的认同;但也有很多人相信,或许摄影变成职业之后,热情就会被磨掉?据国外网站 Bayside Journal 与他的访谈,这位得奖摄影师表示独立创作及发展个人项目,这份满足感是无可取代的,相反,要为某些人工作或做事,却可能破坏其作品的完美程度。 摄影师认为自己的性格,是一种会为一个项目付出十年时间的人,而如果因为赚钱而必须追赶限期,则会破坏其作品,尤其印度本身就不是有太多当全职摄影师的机会。 事实上,得奖作品本身是来自一辑名为「Urban Leopards」的系列,它在计划最初阶段,被多个组织拒于门外,不肯提供资助,表示根本不可行,摄影师唯有自己独力去做,至今已做了三年,而作品更让他获得国际认可。 摄影师本职是印度非政府保育及生态研究机构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BNHS) 的研究员,他表示,当你进行足够的研究、追踪及标记,你就会有更清晰的图像,而不只是在漆黑中胡乱摸索,正如那幅得奖作品「The Alley Cat」,是因为摄影师对牠们有深入研究,才有可能拍摄出来。 例如他是分辨到豹子走过留下的足迹,进行有效追踪,然后根据构图需要布置好多部相机,而豹子本身非常聪明,牠们会注意到相机的存在,然后会改变路线,直至 4 个月后才会放下戒心,最后让摄影师拍摄成功 (但是过程中失去了其中一部相机)。 摄影师明言生态摄影讲求的就是「准确瞬间」,你可以超幸运拍到精彩一剎,也可以数年下来颗粒无收,只有无限耐心及充份研究,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而对于他最大的推动力,其实源对自我满足的渴求与热情。 他指出现在人人都有相机 / DSLR,也会自称为摄影师,但他认为生态摄影不只是拍摄,很多人只是想买昂贵器材,让摄影变得简单,但他所用的只是旧机 Canon XTi (400D),相对最重要的,始终是动脑筋和动手脚去解决问题。 他的另一个项目「Birds of India」花了十年时间,以上是部份截图。 要说摄影师对摄影的热情,其实颇有相当的日子,例如早在读书时已经在图书馆及 BBC 出版中研究生态摄影,后来也与「国家地理」合作过两年半,与著名的生态摄影师 Steve Winter 完成有关豹子的项目,甚至被多个著名生态摄影比赛找来当评审,但说到底他还是不打算成为职业摄影师,这是他个人对创作的坚持。 我猜每个人投入摄影的理由各不相同,是否成为职业并无绝对的答案,但无论是怎样的决定,先想清楚,然后努力去实行,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3:59 , Processed in 0.07355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