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天宝传统土粉制作

2017-5-15 16:05| 发布者:cphoto| 查看:737| 评论:0|原作者:何贱来

摘要:在定好做土粉的晴好日子,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辛会村土粉作坊里的伙计们凌晨3点钟就忙碌开了。 笔者5月13日(周六)从凌晨3:10时来到该作坊,直到上午7:50时晒出土粉的4个多钟头里,就看到4名伙计从没停歇过,大伙分 ...
在定好做土粉的晴好日子,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辛会村土粉作坊里的伙计们凌晨3点钟就忙碌开了。
笔者5月13日(周六)从凌晨3:10时来到该作坊,直到上午7:50时晒出土粉的4个多钟头里,就看到4名伙计从没停歇过,大伙分工协作,做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在这家作坊现有的4名“老伙计”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年轻”的也有63岁。现年67岁的刘自由是该作坊的“掌门人”。刘师傅说,自己在“大集体”时就跟随师傅们学做传统土粉,“大集体”结束后就“转型”了,其后虽也曾断断续续做过土粉,但总还是个“副业”,直到10几年前,当地政府为了传承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拨款专门建造了现在这个土粉作坊,并添置了一些必备设施,刘师傅这才“重操旧业”又开始吃“专业饭”。由于做土粉要起得早(凌晨3点钟开始劳作才能完成当天任务),加上挣钱不多,许多原来做土粉的纷纷改行干别的行当去了,请来的伙计也是时进时出的,像刘师傅这样能坚持干下来的还难找几个。
在作坊现场,热情的刘自由师傅边忙碌边耐心告诉笔者,现在做土粉的原料是10天前就开始筹备的:先要将180至200斤的大米倒入大缸里,用清水浸泡10天左右,等到大米发酵后闻起来有些酸臭味了,再捞出洗净并用机器粉碎(早年用石磨磨碎),然后分别装入3个底部有漏水槽的木桶中的布袋里,压上石块慢慢榨出多余的水分备用。浸泡大米这道程序看起来简单,却是土粉口感的关键:发酵达不到酸臭味,做出来的土粉吃起来就会失去这特有的香味。许多做土粉的味道出不来,败就败在这道工序上——为图省事缩短了发酵时间或根本没经过发酵就直接磨粉制作土粉了。
做土粉时,先是在两口大锅里注满清水,用柴火慢慢烧开,接着先后将3个木桶里的布袋打开,搬出米粉做成比成人拳头稍大的粉团,待锅里的水完全煮沸后相继放入煮到45分钟以后捞出自然冷却,再放进电动搅拌机里去搅拌10分钟左右(过去用手揉或脚搓),取出揉搓成圆柱形的粉砣装入下方带有若干小孔的铁罐里,然后置于煮沸水的大铁锅上方用电动活塞挤出粉丝下到锅里煮5分钟左右,才用竹篮捞出放入清水冷却到温热,就可以用手捞出并以特有的手法叠铺到1米宽、5米长的篾折上,并抚平成每块1.2厘米厚、15厘米宽、30厘米长的长方形“粉块”,就可以扛出去晾晒了(晾晒了几十分钟后,还要用沾了水的双手轻轻揉搓一遍,目的是避免土粉黏成板块)。“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没有三、两年功夫是很难掌握到的。”看到笔者对他们叠铺粉丝的优雅娴熟动作所吸引,刘师傅得意地告诉笔者。
由于如今制作传统土粉作坊稀少,市场上很难买到正宗口味的土粉。记得前两年,笔者接到曾下放到与天宝乡毗邻的黄岗山垦殖场工作了10年时间(1969-1979年)后回城的上海知青王先生的电话,让笔者一定要带他买到当年那种原汁原味的天宝传统土粉,说好多年没有吃到当年那种带有酸臭味的土粉了,每当想起就直咽口水,并说他是乘着这次来宜春温汤小住时特意赶过来买的。笔者不敢懈怠,于是通过当地一村干部朋友引荐,一同来到刘自由师傅的这家土粉作坊。一踏进作坊,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酸臭味,笔者正纳闷:把平常比较讲究的大都市人带到这个环境会不会有不合适......正在这时,只听得接完电话随后跟进来的王先生兴奋地喊道:“要的就是这个味,要的就是这个味......好多年没有闻到这股香味了,太感谢啦!”当即买下40扎米粉高高兴兴地带回去,走前还一个劲地对刘师傅等人致谢。
结束采访道别时,刘师傅对笔者说,虽然天宝传统土粉有着细、韧、柔、香及可长久保存的特点,很受顾客青睐,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但自己和几个老伙计再过些年也都做不动了,而现在的年轻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又嫌这活累不肯学,他很担心这门独特的传统手艺的“接班人”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19:27 , Processed in 0.07644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