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南极村里的盐工们

2017-6-2 14:42| 发布者:cphoto| 查看:1040| 评论:0|原作者:李鸿雁|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图/文:李鸿雁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滨海风光迷人,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广东省最大的盐场———徐闻盐场,大批盐工便在这里生活与工作;据考,徐闻制盐史从宋代开始,距今已一千多年。 徐闻盐场,初建于 ...
图/文:李鸿雁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滨海风光迷人,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广东省最大的盐场———徐闻盐场,大批盐工便在这里生活与工作;据考,徐闻制盐史从宋代开始,距今已一千多年。
      徐闻盐场,初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是没收地主的盐场改造而成,经过不断扩建,成为广东省的最大盐场。属下有灯楼、许家、包西、新地4个工区。
 
       自古以来,我国海盐生产都是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晒盐过程是从低度池到中度池,再到高度池,低度池靠近海边,利用涨潮引海水到低度池,除了晒掉一部分水,还有沉淀杂质的作用,用仪器测量,达到一定盐度后引入中度池,晾晒到适合结晶的盐度(26/%),最后引入高度池晒到结晶成盐。
 
       每年的5~6月份是徐闻盐场出盐的高峰期,是盐工们最忙碌的时段,也是拍摄盐工劳作专题的最佳时间。这里,盐的生产工艺主要是“滩晒法”,从纳潮、制卤、修滩管理、结晶管理、采盐。在生产技术上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但要盐工们悉心管理,才能保质保量,有个好收成。
 
       出盐时,每个结晶池内的原盐一般都有几百吨,这些原盐要靠盐工们用硕大的耙子一耙一耙地收集在一起,再由高压泵抽到盐池旁边堆集成坨。
 
       盐场一般建在偏远沿海,离县城很远。盐工们长年累月,每天都劳作在盐池里,泡在那苦咸的卤水中……与海为邻,与盐为伍,四周只有盐田与滩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盐工们不能每天回家,有时要住在工区,夜里忍受着寂寞与枯燥的煎熬。
       盐工们嘴边常传唱:风大、水咸、泥沾脚,只见荒滩不见脚。
一首不老的“盐工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16:50 , Processed in 0.15761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