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河工,北风肆虐整个校园,唯有那一抹阳光才是心中最大的慰藉。他从风中走来,裹挟着风衣,任风吹乱他的头发,那矫健的步伐,坚定的眼神,彰显出军人的风采。他就是我国著名摄影家袁学军。正值河工影协成立十六周年之际,袁老师应邀来到这里为大家分享他的摄影经验。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袁老师的到来点燃了摄影爱好者心中的那把火。 袁学军,我国著名摄影家,现任解放军画报社主任记者,大校军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 从事军事摄影近40年,参加过抗洪救灾以及军队、国家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13次进入西藏边防一线采访。他是摄影圈里有名的“拼命三郎”,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获得200多个奖项,也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拼: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生与死,很多时候只是在一瞬间。”袁老师感叹道。军事摄影的40年,他总是奔波在第一线上。13次进入西藏边防采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拍摄的步伐。望着图片上那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何等的震撼,那是一种危险的美,他已经在上面走过13个来回。提及此事,袁老师显得很淡定,“我对青藏高原情有独钟,喜欢那里的独特风光。拍摄的过程的确很艰辛,多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在盘山公路上,遇上泥石流、下雪、车抛锚、翻车是很常见的事,这才能考验一个摄影师的意志。对于这组拍摄,自己付出了很多,13次进入西藏,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袁老师用他的脚步丈量着西藏的每一寸土地,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线上,那是“拼命三郎”的不断追求,一种近乎疯狂的意志,也才有了无数宝贵的照片。 悟:用心去感受 讲座中,袁老师手指着大屏幕上的那幅《英雄探妻》,向大家讲述了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那幅照片拍摄也是一时灵感,抓拍得到的。为了展示不一样的军人形象,我没有去选择他们训练时的英姿,而是选择了讲述英雄背后的故事。一路随他到了墓地,刚开始也是很平常的扫墓,直到离开时英雄才展现出他心中的那份脆弱,这时候脑海中闪现一丝灵光,就拿起相机拍了下来。”独特的角度往往更能激起大家的共鸣。 “要带着感情去拍摄,很多时候你要将自己融入进去,用心去感受,才会知道自己要抓拍的画面是什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摄影亦是如此。 学:提高文化修养,纪实反映生活 对于这个话题,袁老师有着道不尽的感受:“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文化修养,才能够读懂摄影所要表现的内容,也才能够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对于拍摄,器材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其思想的深度。用照片记录历史,很多照片都带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其价值是很宝贵的。”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懂得如何通过照片来反映时代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 最后,袁老师语意深长地说道:“一个摄影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别人记住他的照片。”从他那深邃的目光中,我看见了一名资深摄影师的坚毅,对于摄影的那种执着。“拼命三郎”对摄影的那份的追求,深深触动着所有人。 校报记者 路浩威 摄影 路浩威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8 12:54 , Processed in 0.09812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