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接触王丰大概也有十几年的光景了。那时,他是《生活报》的一线记者,人到中年,健硕精神。从性格上来讲,他是那种心有内秀不形于色的人。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现象。那时我因编画报,算是个半拉摄影圈的人,我们见面都是在摄影活动上,仅仅是匆匆而过,见面打个招呼而已。 但这不影响我对他的关注,一是他此时风头正健,摄影报道屡见报端,是省内很有知名度的摄影记者;二是除报纸外,我在一些画册、刊物上也没少见到他的作品,感觉到他有着很强的人文意识,对人类的生存及其状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忧患感;对当代社会万象有着自己的爱憎和呼唤。 这种心系天下的情怀,已经超越了职业摄影记者本身,说明了他正向一个优秀摄影家进行着角色转换。
2008年11月,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曾为王丰举办过《王丰实验摄影展》。正是这次影展,我对王丰在摄影上的造诣和追求有了一次感触更深的近距离体会。记得这次影展的主题叫“光影生存”,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内蕴厚重。 本文作者 (左二)和王丰(右一)、著名摄影家王福春(左三)、哈师大摄影教授李继强(左一)等在“光影生存”座谈会上 这次观展最突出的感觉不仅是王丰有着难能可贵的人文意识,而且在摄影艺术上有着“敢吃螃蟹”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勇气。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3:39 , Processed in 0.18300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