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界,李伟坤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是出色的摄影组织工作者,曾经也是广东的获奖专业户。但近十年来,李伟坤的纪实摄影是中国摄影界杀出的一匹黑马。他积极参与的纪实摄影创作,可谓不需扬鞭自奋蹄,佳作频传。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原乡人》,当然其他还有《撕裂》,《弃物》,《潮人潮语》等系列作品。 1-2014 广东潮州巷口村
去年底,我与这位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李伟坤见面,本想为他做一个访谈,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让我颇有感触,铁定地想写一写这位兄长。可惜的是,我那复杂的手机录音出了问题,一句没有录上,让我的访谈泡了汤。但我可以经常在书房里研读李伟坤的纪实摄影作品,它使我收益良多,不得不凭感觉提笔书写。 02-2013 广东惠来井美村 我和伟坤兄有多年交情,他早年的纪实摄影作品《黑衣壮》,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中国南方纪实摄影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努力下,南方的纪实摄影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收获颇丰。纪实摄影作品《原乡人》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为南方的纪实摄影创作树立了榜样。李伟坤还是一位为人谦和的兄长,保持着军人的品质,处处都表现出勤勉和刻苦,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说话。其实我从来不敢为主席们写文章,一是因为水平有限,二是让人有拍马屁之嫌。但读了《原乡人》之后,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特别是和李伟坤促膝长谈之后,更坚定了我把他的纪实摄影作品介绍给朋友们的决心。著名评论家顾峥说,“包括了人类学观察与纪实摄影记录这两者的自然有机的结合,成了李伟坤的《原乡人》摄影作品的最主要的特色”。我赞成他的说法。 03—2012 云南弥勒红万村 李伟坤对我说,因为有了农村生活烙印,和一种割舍不断的乡土眷恋陪伴了他三十年的摄影生涯,这些都是他寻找“原乡人”的心迹路程。他用最简朴的纪实摄影语言记录了农民的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的发展变化来表达他永远的乡情。观看他的作品,你就能读出了这浓浓的乡土味,以及童年记忆浓缩成的一帧帧图像。 04—2009 广西那坡桂合屯 李伟坤的作品构成简洁,富有幽默感,每幅作品都折射出作者要透出的深深哲理。难得的瞬间,独特的发现,饱满的生活点滴,让人读来忍俊不禁,这就是李伟坤纪实摄影作品的精彩之处。不管是提鸭抱鸡的大爷,还是透过车窗左右打电话通讯的男人,或是气势压人的村里暴发户,再或是赶猪扯猪的少数民族妇女男人。这些都成为难能可贵的社会学、民族学的经典范本。 05—2004 贵州台江偏寨村 有民俗,有时髦,有乡土,有风俗,有喜乐,有悲伤。这些都构成了李伟坤和我们的《原乡人》记忆。 06—2007 山西汾阳杏花村 其实不单是传统纪实摄影的《原乡人》,李伟坤的《撕裂》和《弃物》,也更有新纪实摄影的观念创造性。李伟坤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变迁,新旧更替,用新纪实摄影的手段表现出来。李伟坤说,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艺术的”包装成商品,变成消费者的囊中之物,贪婪的欲念驱使人们不断地占有被商业描述和美化的商品,从而也必定产生消费的残渣垃圾,这就是他创作《弃物》的初衷。在谈到《撕裂》这个主题时,李伟坤说,他的作品取材于招贴海报的破碎影像。他从这些寻常之景中发现不寻常之处,进行再创造,这些摄影作品本身也成为对影像垃圾泛滥的一种讽刺。这两个专题是李伟坤在传统纪实摄影中的创新超越表达,成为观念中的艺术再现。
07—2013 广东揭阳中社村 08—1997 广东珠海翠微村 09—2013 广东惠来铁山圩村 10—1997 陕西米脂马铺村 11—2005 陕西陇县海尔村 12-1996 陕西陇县八渡镇 13-1996 陕西凤翔柳林 14-2004 贵州六盘水干塘村 15-2005 贵州台江方召村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26 , Processed in 0.07255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