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由近800座岛屿组成,地处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之上。如果把这800座岛屿拼在一起,总面积约与美国康涅狄格州相当(比北京市面积略小)。
群岛上原本满是土生土长的动植物。但是,受多年殖民统治影响,岛上原有的哺乳动物现在都已不复存在,其他原有物种也消失殆尽。在十九世纪中叶,来到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欧洲移民带来了切维厄特羊,而土生的南极狼(又称福克兰狼)因遭到捕猎而最终灭绝。
如今,虽然群岛上共容纳了近3000人,但这里仍然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群岛上,永久居民人数与羊只数量的比例是1:167。群岛上能找到包括信天翁、卡拉卡拉鹰和企鹅在內的约65种鸟类;在群岛附近的生态系统中,还能找到海豚、鼠海豚、海狮、象海豹等物种。马尔维纳斯群岛常常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被人提起。
野外摄影师Paul Nicklen记录下了马尔维纳斯群岛那多元的生态系统,这些作品将登载在《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的2月刊中。去年12月,他拍摄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只挨饿的北极熊。这段视频不仅牵动了许多人的心,也引起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注意。他向《国家地理》介绍了在遥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经历。

你是如何想到要进行这组拍摄的?
我常常前往南极,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途中停靠的主要地点之一。我每次都只是路过,这令我有些沮丧。在那里,我们能够一窥大量成群的信天翁以及物种丰富的水下世界。
在那里,人、羊、农业、渔业与大量的野生动物以及大自然之间似乎有某种平衡。那里的生态系统看起来非常丰饶,我很想捕捉那里的真实景象。
能描述一下你在斯蒂普尔贾森岛的经历么?
那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岛屿。斯蒂普尔贾森岛形状狭长,长4英里,宽1英里。岛上主要有两座小山,中间有一条堤道,所有的企鹅都会去那里,而海狮会拦住它们的去路。海豚也会在那附近嬉戏。那里有一个长长的草坡,上面栖居着近20万对黑眉信天翁以及成百上千的巴布亚企鹅和帝企鹅。
越是偏僻、人迹罕至的岛屿,物种也就越丰富。
在马岛战争过去多年后,这些小小的岛屿越发生机蓬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上,到处都可以看出大自然的生命力。
在这组照片中,有你最喜欢的么?
我觉得我最喜欢翱翔的信天翁那张。我心怀敬畏地坐在那里进行着拍摄,远处刮着风暴,光线也很美。我看着那成百上千的黑眉信天翁,有的待在它们亲自搭建的巢中,望着自己的伴侣在空中翱翔——那构图堪称完美。有只翼展有7、8英尺长的信天翁进入了我的视野,它在我的身后滑翔,飞过我头顶的时候还拍打我的后脑勺。它就是照片里双翅笼罩了整个鸟群的那只。

我感觉那张照片展现的是一块不会受到专门保护的土地(如果没有少数环保主义出手保护它的话)。那里的动物不常受到人类的打扰,在我的身旁看起来非常放松。它们让我融入了属于它们的世界——它们繁衍生息着,让我见证了生命的和谐与富足。我意识到,由于处在保护之下,那里的状况何止良好,可以说是非常生机勃勃。

通过拍摄这组照片,你主要了解到了什么?
这次的拍摄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非常紧张的科学实验当中。有的岛上有数千只羊,在那样的地方我几乎找不到鸟类或其他土生动物的栖息地。在另外一处地方,有人致力于保护那里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赶走了所有的羊和非土生的老鼠,我们看到那里的野生动物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生命力之强大,领会到了大自然有多么渴望重回那片土地。
数十亿年的演进过程创造了这些大自然奇观。太不可思议了。
对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未来,你是否感到乐观?
对于像斯蒂普尔贾森岛那样的地方,你如果保护它,那里的野生动物就会繁荣;如果周围没有捕鱼业,那么水下的生态系统也会繁荣起来。但是,如果发生一场大型石油泄漏事故,你可以设想一切会遭到怎样的毁灭性打击。有成百上千的鸟儿从海上飞到岛上哺育后代。想到被海浪卷上岸的塑料袋,你就会意识到没有任何地方是绝对安全的。你能感受到一切是多么完美、多么美丽;同时,也能感受到在有岛外的力量袭来时,这一切又是多么脆弱。
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时候我徜徉在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间。在岛上孤身一人处在大自然中的经历和那时很相似。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天堂就是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忙着摆弄自己的手机和电脑,想象着下辈子将要前往的来世,但我们现在就已身处在天堂之中。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比当下的现实更好了。然而,我们却在抹杀当下的现实。
身处马尔维纳斯群岛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这次的经历给予了我希望——只要我们不加干涉,任何地方都能恢复成它原本的模样。











文中图片均由Paul Nicklen拍摄
翻译:王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