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述的这片海上,没有惊涛,没有狰狞;只有人世间那些简单的生活和律动的生命。平淡、日常,温暖却已然于心。”——李杰 李杰在一次旅行中与生活在这片海上的人偶然相遇,即刻与他们简单悠然的生活状态产生共鸣。他试图通过观看他者的生活,专注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来反省自己,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或许也是当下所有人面临的问题——当我们身处这个社会的欲望之海,我们当如何面对? ##########NextPage[title=自我观看——王征对话李杰]########## (节选) 彼岸是你对精神归处的一个想象 李杰:相信。所谓彼岸是你对精神归处的一个想象,不是一个明确的存在,就是一种相信,实际上就是你想象的那种精神的归处。 王征:再回到影像语言上说, 你认为你近年拍的《海上》,有没有超越你的以往? 李杰:应该是有。 王征:属于你自己创造的某种可能性? 李杰:我们过去的阅读经历里面,可能没有这样的一个整体概念。比如说我们在阅读欧洲或者真白的一些外来影像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些经验,它是不是原创我觉得并不重要。 主征:重要是什么? 李杰:重要的是对我。那是我要的,是我体验到的,是我希望的,是对我自省的。或许说得简单一点,它就是我的想象空间,是我相信的一个东西。所以,别人怎么看实际上都不重要。我不能把我说得多么高,说我达到了一个什么境界。我没有,我就是偶然经过了这样的场域,看到了这样的场域, 这个场域印证了我对生活的某些理解。 王征:比如怎么理解的? 李杰:我觉得人应该就是很简单的、自由的。 王征:你感受到了某种超越? 李杰:我感觉到了, 我想超越世俗的很多东西。 王征:与你的内心发生了关系,回归到了你的内心场域,而不是现实场域。 李杰:是的。因为我拍完以后有两个感受:一是觉得他们比我更像人;第二个是他们拿出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海上,我们又当如何面对?这实际上是对我的自省。因为我们在这样一个世俗的场域里面纠结,彻底的实现世俗超越是不可能的。 王征:你只表达你的观点。 李杰:所以影像它能解决什么?什么都不能解决,确实只能解决你自己,只能跟你发生关系,跟你对照,对照你自身,然后找到自己的生活坐标。 李杰 个展 1993 "四川人" 德国科隆 1998 "冬天的童话" 新加坡乌节坊画廊 2008 "布拖彝人" 四川大学美术馆 2009 "全球化背景下亚卅国家三个不同区域村落的百姓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展 北京39号艺术空间 出版 2005<亡灵99>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6<布拖记事> 中国图书出版社 2009<布拖、中季伦、莫洛哈拉> 新加坡艺林国际出版、 2013<海上> 新加坡艺林国际出版。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06:18 , Processed in 0.09226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