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开这本名为《赤道上的动物天堂》的影集,脑海中就唯有一个词:震撼!无数角马越过马赛马拉河,扬起巨大沙尘;成千上万火烈鸟,在河中觅食栖息;孤狮紧盯前方,眼里透出杀气……这些最野性最原生态的照片,给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姚汉军自2011年起,四次前往肯尼亚,历时6年,拍摄研究野生动物生存状态,如今,《赤道上的动物天堂》终于成集。同时,他将成为诸暨第一人,于3月22日至4月3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主题摄影展。 四度前往肯尼亚,等待3天只为拍大迁徙 第一次去肯尼亚,是在2011年。“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念头,是想去拍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尤其是想看看角马大迁徙时的场景。”姚汉军说。过去10多年来,他一直热爱拍摄风光和鸟类,非洲大草原一直是他的向往之地。 7年前,他和妻子踏入1200平方公里的肯尼亚国家野生动物园。在那里看到的一切,使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肯尼亚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他们从不干扰动物,面对野生动物,连‘嘘’这样的小声音都不能发出。”当地人对动物的敬畏和保护让姚汉军肃然起敬。之后,他便迷恋上了拍摄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四度前往非洲,每次都会待上10多天,多的时候,一天要拍摄10多个小时。 “我原本三次拍摄,照片其实已经差不多了,但还是去了第四次。最后一次,我就是为了拍角马的大迁徙。”在非洲,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几十万头角马斑马都要大迁徙,要越过一条马赛马拉河,这条河并不宽,但是河里有很多巨大的鳄鱼,这就是一场生死迁徙,在那里他选了一个特别的角度,最多的时候等了3天。“我们为了不影响到角马迁徙,等在1000米以外的地方,看到灰尘扬起来了,就立刻把车开过去。”就这样,他终于拍到了磅礴宏大的迁徙场景。 狙击手般捕捉瞬间,表达动物的情感 拍摄6年,但所有照片加起来,只有一万多张。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有疑惑,相对于耗费的时间和经历,拍摄数量会不会少了点?对此,姚汉军半开玩笑地说:“这个快门,我实在是按不下去啊!”姚汉军说,在拍摄过程中,他始终在等待,等待动物们的一个瞬间表情,“我眼睛都不敢眨,有时候拍摄结束就开始流眼泪。”姚汉军说,拍摄的不同角度,动物嘴角动一动,甚至眼神的漂移,都会出来不同的效果。对他而言,手中的快门,就是狙击手即将扣动的扳机。 而在这些瞬间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情感。 “你看,我有一张照片,是一只小长颈鹿蹦起来的一瞬间,它其实才刚出生三四分钟,脐带都没有脱落。”在非洲草原上,只要一点点血腥味就会引来几公里外的猛兽,姚汉军看着母长颈鹿分娩出了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踢踢它,让它站起来。“这还有一张照片,是小长颈鹿站着吸奶,母亲弯下来舔舐它的屁股,母爱真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温柔。”姚汉军说。 身为摄影师,姚汉军不断被这些动物间的情感打动,拍摄热情也越来越高。 每个场景都不可多得,与妻子“吵架”拍出大片 当然,他在非洲也不仅仅是拍摄动物,还有那里原生态的风光。姚汉军回忆起一件趣事:“有一次我盯着前面在拍,同伴就奇怪啊,问我在拍什么,我说我就在拍前面啊。”结果返回车上,同伴看了我出来的照片,很生气,说老姚你这个坏蛋,赶紧把明天的直升机改期,他也要去拍。可惜的是,第二天再也没有这样的风景了。这张照片后来就出现在了《赤道上的动物天堂》上——大雾笼罩下的草原,苍凉神秘。 “看这张照片,一群角马,排队走在夕阳下,这张照片是我妻子拍的。”在这部《赤道上的动物天堂》影集中,还收录着姚汉军妻子的作品。6年来,姚汉军每次前往肯尼亚,妻子都陪伴在身边,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妻子也同样被那片大草原深深吸引着。但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出现过分歧。“当时拍这群角马,我们就吵得不得了,我这个人一拍照,脾气就大,跟她说角度、构图,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她气得说再也不陪我来了。”姚汉军笑说,但是后来出来的照片效果,也是极其震撼的,有时候好的照片,就是这样吵出来的。 严格甄选万里挑一,唤起人类对动物的保护 拍摄结束后,就是漫长的选片、成册过程。姚汉军有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要原汁原味体现自然风光,同时,不能添加除肯尼亚以外任何国家的动物。 一万多张照片,最后挑出400多张!挑照片的过程相当于评选。姚汉军请到一些摄影方面的专家级人物,严格挑选,去除了同类化的、过分血腥的照片。“取消了一些残忍的照片,这些照片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姚汉军说。 这一次的这本影集,他希望是庄重的、带有敬畏感的,能够让人更加了解野生动物。不仅仅是照片,在封面色调、封底设计上,都有深意。“封面用了红色和黄色,这两种颜色都有警示意义,封底还放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总体原则。”姚汉军说。 下周,这些震撼的照片,都将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希望以此唤起大家对动物对自然的保护。 摄影个人简介 姚汉军,浙江诸暨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企业家摄影协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获奖刊登: 2004年10月作品《洗却浮华显本真》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越国故都浙江诸暨《西施杯》全国摄影大奖赛”专业组金奖。 2008年7月《龙的传人》《僧侣的天地》摄影作品入选上海第九届国际摄影展。 2009年3月31日中国摄影报第26期第八版整版以姚汉军摄影并文“视界·我的2008”《美丽的追逐》。 2009年4月15日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诸暨市委宣传部、诸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姚汉军风光摄影作品展暨《澜·域》摄影作品集首发式。 2009年9月作品《坝上珍珠》荣获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协杂志社,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辉煌60年——政协委员摄影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2010年1月1日在“中国摄影报”第一期第一版刊登作品《祁连胜境》。 2010年10月24日作品《扶爱》获澳门第十七届国际摄影展彩色照片组最佳自然生态奖。 2011年8月12日“中国摄影报”第63期第一版刊登作品《落叶秋水》。 2011年9月16日作品《比美》在第35届台北国际摄影展中获得自然组金牌。 2012年3月2日《中国摄影报》第八版整版以“摇篮曲”标题报道姚汉军在肯尼亚拍摄的野生动物篇幅。 2012年5月《中国摄影》杂志总第395期以“生生不息”命题报导姚汉军肯尼亚拍摄的作品。 2012年作品《和谐》入选上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 2013年3月26日作品《迁徙》入选2012年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 2016年作品《和谐食链》入选上海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15:12 , Processed in 0.07243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