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跟着电影学摄影,用光线讲故事

2018-3-19 16:37| 发布者:cphoto| 查看:1504| 评论:0|来自:灵动风尚摄影

摘要: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phos(光)和graphis(画笔),连在一起就是”用光作画”的意思。判定一个摄影师水平的高低,除了看其对构图及色彩的把握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对光的把握与运用。而布光也是让一 ...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phos(光)和graphis(画笔),连在一起就是”用光作画”的意思。判定一个摄影师水平的高低,除了看其对构图及色彩的把握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对光的把握与运用。而布光也是让一部电影成为摄影典范的一个重要元素。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执导的电影《无耻混蛋》就是一部在用光与构图方面堪称典范的影片。

在这里我们以“第一章节法国农场”为例,来剖析该片的布光技巧(涵盖构图)。

开场

大远景,法国农场,此处以自然光为主。房屋与两棵树勾勒出画面的主线,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屏幕下方的“1941”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图中人物渺小,彰显出大自然的广阔,营造出一份宁静和谐的氛围。

一个上摇镜头,侧逆光,很自然地交代了主人公的相貌与身份。

女儿晾晒床单时出现了机动车的画外音,迫使女儿掀起床单查看。远处车辆逐渐浮现,影片突然想起了《致爱丽丝》的音乐,暗示冲突即将发生。

父亲听到女儿的叫声,立刻放下斧头,神情严肃,似乎表达着不详的预感,这时候也是侧逆光,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从父亲侧面打来的光。

接着,父亲让女儿们迅速进屋。在这个画面中,中景侧面拍摄的“父亲”神情严肃,惊慌打水的女儿以背影作为后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出父亲内心的激烈的挣扎。用侧逆光拍摄的父亲面部特写,更为直观地印证了父亲心中的不安。

父亲起身洗脸,准备迎接。这个镜头的构图非常耐人寻味,别出心裁地将斧头与木桩作为前景,而把人物与房屋作为轮廓光拍摄的中后景。暗示着纳粹军队即将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无情的杀戮。

握手的中景拍摄。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军官面部是侧逆光,五官明亮清晰;而“父亲”的面部则是完全逆光,对比之下更显阴暗。面部光线的差异隐喻了人物心理状态的巨大反差,而反类型的人物身高安排增加了剧情冲突的张力。

进屋后三姐妹并排站于暗处,反衬出军官所带来的威严与恐惧。人物脸上的光是借着窗台反射过来的。

军官进屋后发现气氛紧张,便刻意亲近农场主的女儿们。在这个镜头中,女儿的逆光背影作为前景、军官和父亲的侧逆光正面作为中景、后景则是窗户外明亮的田园风光。精心的搭配,如暗流涌动,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机。

侧面拍摄:两位主角面对面相互靠近,恰巧都置于局部光源之下。然而他们私下讨论再次预警了新的冲突。

接下来则是一长段交叉了过肩与半身景的反打镜头。局部光源始终映射于桌面上,反射到两位人物的脸上则呈现出略微不同的效果:“父亲”的脸部侧光面容清晰,而军官则基本处于暗处。

索莎娜勉强逃出,一路狂奔。这个镜头通过门口光线的巨大反差映衬出了人物逃脱黑暗魔爪、追求光明自由的渴望。

以上选取第一章节剖析了该片的摄影构图与布光,其实《无耻混蛋》整部影片都可以作为摄影师学习布光技巧的教科书,将这些布光技法用到你的摄影实践中,富有艺术感,又不会过时。

面部特写布光

镜头中的人物脸部特写最能引起观众的注意。每一个角色的面部打光都有不同的要求。

人物鼻子和眼眶的光效是面部布光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鼻子部分的影子太长,将会很难看。因此,我们可以将主光源适当的移动到人物面部之前,并将其设定在一个较合适的高度位置。为了避免角色眼睛出现很深的眼眶阴影,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暗主光源或者在摄影机镜头前加装柔光镜。眼部光线必须要打亮整个眼眶,并且需要注意眼神光。

选用不同的光源也可以产生不同的面部轮廓效果。

如果演员的面孔较为圆润,我们便需要将主光源稍微抬高。这样做可以突出脸部的颧骨并让下巴看上去更尖。曾为玛琳·黛德丽设计面部光效的电影人约瑟夫·冯·斯坦伯格便使用较高的前置光源,在黛德丽的脸部制造了蝴蝶光效。光效设计为女演员较为圆润的面孔呈现出了修长的视觉效果。

《上海快车》

男演员面部的皱纹有时会增添角色的成熟感,可是女演员并不期望自己的面部特写被拍到皱纹。我们可以将角色面部皱纹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拍摄方法,如减少因皱纹造成的面部细微阴影。为了达到上述效果,主光源的位置应该正对人物脸部,并且要让光效尽可能的柔化。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若希望女演员看上去年轻一点,上述方法比使用散光滤镜更为有效。

《教父》

背景光通常可以打亮人物的头部头发,但需要避免在光头的演员头部后面使用背景光。假如光头的角色也需要通过布光而增加其层次感,那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较为柔和及低密度的布光方案。与其让某些耳朵过于突出的演员头部轮廓更为明显,还不如让其保持与背景一致的模糊效果更为好看。

《宿主》

通常在较为昏暗的背景前,我们需要将演员的面部打亮,这样能增强面部的立体感和画面的层次感。除了可以用背景光勾勒出人物头部轮廓以外,还可以将角色置于比他更明亮的环境中,以达到同样的对比效果。

《007大破量子危机》

当我们设置演员耳部光效和背景光效时,要留心鼻尖部分的布光,不要在人物的面部中间形成高光效果。将主光源移动到画面一侧,并控制面部与背景之间的光效对比度,消除鼻子周围的阴影。档主光源放置在人物面部两侧时,不要让演员浓密的睫毛挡住部分光线而形成不好的鼻部阴影。此时,可以尝试用软光源来解决。

《这个杀手不太冷》

同理,也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机角度来调整人物面部的光影造型。有经验的你女演员通常会拒绝摄影机仰拍她们,因为这样会突出她们的颚骨和下巴。用长焦镜头(50~100mm)拍摄人脸可以避免鼻子部分的过度变形。当然,如果导演有意识地需要面部扭曲效果,那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面部特写也是可行的。

《霸王别姬》

伪装性布光

伪装性布光是指在镜头运动拍摄过程中呈现出光效不变的布光方式,如何合理安置照明灯具是该布光模式的首要问题。随着灯具的数量增多,场景布光难度加大。但并不是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需要重新布置灯光。调整灯光的目的在于保证被摄物光效的一致性,摄影师需要留意每个镜头的光效对比度和光源方向。

在拍摄人物面部特写时,可以柔化主光源,并将光源位置调低,一次来减弱可鞥形成的眼部阴影。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减少拍摄过程中的布光次数。

合理使用纪实性布光需要一定经验,当拍摄大角度镜头时,应该规划局部光效以便拍摄特写镜头。

《黑天鹅》

镜头变化角度和场景规模越大,伪装布光就需要做得更加全面。通过摄影机看到的灯光效果与肉眼看到的场景光效完全不同。所以,当镜头从全景运动到特写时,如果不改变拍摄角度,被摄物的光效变化也将同时被放大。当然,如果改变了拍摄角度,例如围绕拍摄主体90°旋转摄影机,那此时便可以相对宽松的调整布光效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13 , Processed in 0.07459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