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英烈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引发强烈反响

2018-4-3 09:33| 发布者:cphoto| 查看:417| 评论:0|来自:南京日报

摘要:昨天,“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本报记者 冯芃摄昨天上午,随着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清明“展示周”系列活动的启动,“信仰的光芒——雨花英 ...

昨天,“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本报记者 冯芃摄

昨天上午,随着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清明“展示周”系列活动的启动,“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分别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同时展出。上午10点展览开幕,不到两小时,展览的留言板上已经密密麻麻全是参观者的签名和留言。高校师生创作的宣传画、烈士家书、珍贵老照片,无不深深触动心灵。

高校师生参与

用画作表达对雨花英烈的敬仰

在这次“信仰的光芒”主题展的美术展部分,深深体现了年轻人对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承。市美协从今年1月开始,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12所在宁高校联系,组织在宁高校美术设计专业的师生走进雨花台,创作出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宣传画、招贴画。专家从409件参赛作品中最终评选出参展作品70件,获奖作品30件。其中,《信仰的力量》《信仰之光雨花之光》《印记》《雨过花开 英灵永辉》《美丽雨花》共5部作品获得一等奖。

招贴画《美丽雨花》由南京晓庄学院教师管依柔和王南杰共同创作完成,“招贴设计以汉字‘雨花’为主要造型,融入了鲜血、梅花等元素,表达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活动主题,达到直观、触目、强烈、震撼人心的画面效果。鲜血浸染的鲜花,美丽、圣洁,寄托我们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更是表达我们对雨花英烈的爱戴和敬仰。” 

这批作品深受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在东大展区,展览在广大学子中刮起一阵红色风暴。“这些宣传画形式新颖,创意非凡,主题突出,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震撼,也让我们对雨花台、对雨花英烈有了更多了解。”大学生姜薇说。

书法家挥毫

带观众重温烈士家书

每年清明节前夕,骆正仪都会和家人一起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她的二伯——雨花台烈士骆何民。出生于1914年的骆何民,曾在上海、武汉等地先后任中共中央交通员、沪西团区委组织部长,7次被捕入狱的他,1948年12月27日在雨花台被秘密杀害。在这次“信仰的光芒”主题展的书法展部分,就有书法家重新创作书写的骆何民家书。昨天,骆正仪也获赠了以这封家书为内容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她说她会把这件作品送到上海,送到骆何民的女儿手中留作纪念。 

这次书法展选取了雨花英烈家书为创作内容,王刚、陈金纯、朱德玲、王建根等32位中青年书法家,泼墨挥毫,书写史砚芬、冷少农、郭纲琳等32位雨花英烈的家书。书法家们表示,在创作中他们力求再现出雨花英烈的精神气质,尽可能将家书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诠释出来。他们的精心创作带领参观者重温烈士家书,信中展现的家国情怀,让人动容。“这些家书带我们走进了雨花英烈的心灵世界。他们在家书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太让人感动了。”市民代飞说。 

全国征集摄影作品

珍贵老照片记录雨花台变迁

摄影展面向全国征集到600余幅作品,并从中选出50余幅反映不同时期缅怀先烈、传承雨花台红色文化的活动图片,不少是难得一见的珍贵老照片。有一张1959年拍摄的学生祭奠英烈的照片,崇高的纪念碑上,刻有毛主席亲笔写的“死难烈士万岁”。不同年代拍摄的雨花台的照片也有很多张,见证了雨花台几十年来的变迁。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有不少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观展,他们对记者表示:“希望通过照片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让孩子能了解更多雨花台背后的故事,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本报记者 邢虹 本报实习生 李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0 16:23 , Processed in 0.0185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