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摄影大致分为两端,那么,一端执于写实,另一端,则执于想像。 如果说渴望真实是出于人对世界安全感的本质需要;那么,渴望不真实之物、并参与创造它,则源于人与世界圆满联结的向往。这两点,自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停止。 执于想像的摄影,既超越现实,又反射现实,在与现实的杂揉中,渐成自家气象。 杨洋,无疑是其中颇受瞩目的一位。综观其作品,特点鲜明: ■立意新而深刻 不同于那些浮泛空洞的图解与PS技术组合,杨洋作品首先体现出来的、也是我最为看重的一点,是他作为一位有独立思想与人格的摄影师,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剖析。 影像虽然虚拟,立意却紧扣现实。无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拷问,还是对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反思,都是当下深入骨髓的尖锐问题。杨洋所造,不是空中之楼阁,而是现实之镜喻。 比如《标本室里的肖像》,人将动物制成标本陈列于室,无论其动机、目的如何,都逃不过“为我所用”的前提。动物之于人,貌似生命、生灵,实则不过是材料、物件。它们是否有用,如何被用,全出于人的摆布与需要。 于是,杨洋给这些被使用的材料穿上贵族的礼服,戴上华丽的冠冕,饰以璀璨的珠宝,甚至披上浪漫的婚纱,围上霸气的项圈——当这些人类社会中代表权力、尊贵、优渥、恩宠的服饰加身,并被拍摄成一张张庄严精致的肖像时,材料们有了一种奇异的表情与神色。 它们仿佛像神祗一样,露出不动声色的无辜与嘲笑,世人的虚伪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杨洋给兽穿上人的衣服,让兽性成为人性的反讽,近而走到近乎神性的审问,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摄影,永远摆脱不了现实,永远放弃不了现实。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永远是摄影之道。创意摄影,毫无疑问,唯新而创,但其意,仍在此道之中。 ■创意新而独特 杨洋对于摄影与技术的关系,理解十分到位。他没有将创意摄影当成“概念+快捷键”式的、千篇一律的简单生产,而是使创意成为思想的代言。 他将观念转译成视觉,在无中生有的影像中隐藏着严密清晰的逻辑,虚拟的视觉元素与真实的实体之间结合得自然而顺畅,脱离了生硬与直白的粗糙拼凑。 比如《进化》中,动物身体局部与机器的移植置换,既有抽离变异的冲突感,又有与动物原本肢体功能一致对应之处。这样,“进化”的主题阐释就显得更有说服力与表现力。杨洋以技术之新来反问、批判技术之困,这个行为与过程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
■心意新而笃定 杨洋说:“艺术创造的可贵在于作品的唯一性和独立性,独立的影像来自于真实的内心,这是他人无法复制和重复的个性影像,也是摄影创新的精神所在。”每一位摄影师的心意,其实就是他最为宝贵的财富。摄影师不必向外去寻找什么捷径、秘笈,成功的秘密就在自己的内心。 而更为重要的,影像之夺人眼目,摄人心魄,不是摄影师张扬内心的结果,而是克制内心的结果;否则,便成了一泻千里,喧嚣满地。 《数码时代的日常生活》 杨洋有奇思妙想,能见微知著,更难得的是,我从中看到了他运用摄影时的克制与理性明。 摄影是一种精确的模糊,理性的诗性。心意分明笃定的摄影师,能行之甚远。 因此,我特意邀请杨洋参加了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大沥·创新”项目,担纲其中的创意摄影选题。他果然不孚众望,拿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摄影发展到当代,各种可能性都不缺乏探索者与尝试者。尤其与电子数字技术的结合,更使它打开了一扇望不到尽头的窗户。我们不妨就此期待:“想像”来得更猛烈一些!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6 , Processed in 0.13877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