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后,我们的文艺家们手拿画笔,肩扛相机,再次踏上‘唐诗之路’,肯定会发现意想不到的光华美景,收获满满的喜悦,绝对不虚此行。”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在4月21日举行的“印象新上虞,诗画曹娥江”“曹娥江十景”全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上动情地说。 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在曹娥江畔合影(傅永苏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风景。从万物冬藏到春暖花开,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不经意的捕捉都是自然的馈赠。当天,众多省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齐聚曹娥江畔,共享美好的摄影盛会。 摄影家在曹娥江创作 据吴宗其介绍,早在2013年,省摄影家协会就与上虞有过合作,当时举办的“美丽曹娥江,生态休闲地”摄影大赛,让很多摄影师认识、了解并关注了上虞。时隔五年,随着曹娥江文化旅游项目的持续推进和建设,曹娥江的山水风韵和优美情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掘。曹娥江越来越得到省内外文艺界、摄影界人士的青睐和认可,成为众多中外人士心向往之的采风胜地和休闲福地。 摄影家在曹娥庙创作 “1983年我第一次踏足上虞,这已是我第三次走进上虞。上虞的变化真大,城市架构持续扩大,从以前持续发展的印象,到现在给我注入了休闲的感受,这无不反映着一个城市心态的变化。”吴宗其表示,此次举办全民运动、健康休闲和摄影比赛,将旅游休闲与文化网络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上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摄影家在陈溪乡樱桃节中创作 在浙江摄影出版社副主编景迪云看来,曹娥江在浙江之内是一条既长有度又有深度的河流,而深度就反映在它的文化之中。“如果就未来的开发而言,曹娥江的旅游开发可以结合这些文化,建议在‘一江两岸’考虑植入‘唐诗之路’的文化、东山再起的文化,甚至王充论衡的文化。”景迪云说,其实现在的规划都不缺现代感,自己平时喜欢国画和书法,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线条也好,韵律也罢,都值得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有所借鉴,甚至于可以仿照中国园林的布局,进行更多的细节打造。 摄影家在岭南乡东澄村创作 “作为在杭工作的上虞人,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一江两岸’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带动的新动力。”景迪云建议,上虞可以效仿杭州的做法,将更多的文化设施、群众活动设施等输往“一江两岸”,撒播乡愁的种子,让上虞本土文化成为一种文化记忆。当然,在人类不断拥江而进的脚步上,也需要更多的保留自然风景,比如在曹娥江边,有些地方可以仍然让它回复到自然的样子,不要留下太多人造的刻意痕迹。 摄影家在上虞青创作 来自杭州的摄影师郑祖林,是第一次到上虞参加采风摄影活动。他喜欢拍鸟,平日里经常会去海边的湿地、钱塘江附近、曹娥江流域拍摄鸟类。“我拍摄鸟类除了反映它们的自然习性,更多的是想反映我们的生存状态,人文场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哲学思考。”郑祖林说,优越的自然环境能够使鸟类常常驻足,也为我们的视野增添许多生机。此次来上虞采风,让其感受到了更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信还有更好的风景等着我们。 摄影家在上虞青创作 王绍槐和陈华同样来自台州,台州本身就有不错的自然风光,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特别羡慕曹娥江的存在,因为人们能够沿江居住,沿江发展,沿江休闲,给人提供了山水诗意的精神家园。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不止一次流露这样的羡慕并表示,如果能够通过修建游步道、增加游艇数量、丰富节会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曹娥江腹地,势必能够将曹娥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人离江近了,江也就能走进人们的生活。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在曹娥庙创作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13:38 , Processed in 0.0180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