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
文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乃至每一个人,都试图分析、验证、阐释以及表现。
但迄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我试图用三组摄影作品来说说“爱情”,它们大致按照时间排列,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暮年。
这很大可能是徒劳无功;但也许,会打动你: 因为,我的爱人,就是你心灵的影子。
1.愿得一人心 ■杨炸炸作品
2009年底,摄影师杨炸炸失恋了。于是,他拿起相机,开始拍摄他的情侣系列。 
黎叔和老毕他们俩都是长春人,已经于2014年结婚。 迄今,已经有八十余对年轻情侣在他的照片里与“我的爱人”亲密出镜。热恋时情侣们大胆地在镜头前坦露甜蜜,而分手时,他们会毫不留情地要求杨炸炸删除这些照片。

哑哑和澜海明都是北京人,现在他们的孩子已出生了。 无论拍摄一张照片,或是删除一张照片,都只需要一瞬间;但爱,是不是也能在一瞬间里诞生或是死亡呢? 
帆帆和小闫都是石家庄人,小闫已经工作,帆帆还在读书。
年轻时,我们真的觉得可以。

李甜和周健是同济大学的校友,现在已经结婚。

2.当时是寻常 ■任曙林作品
当我请任曙林为他的《妻子》撰写图片说明时,这位著名的摄影家写了几张之后,说:还是不写了吧。

确实,这些照片是那么简单,简单到一目了然;又是那么家常,家常得每个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就像由这些画面连缀起的生活本身,凑近了看,实在不需要再做任何注脚;拉远了看,又似乎无从说起。

这种感觉像是婚姻:情感的中年阶段。虽然人们给婚姻下过无数的注脚,但最后,也没搞清楚这个制度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以及这个人到底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哪一种角色:

TA是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是最爱恋的,也是最憎恨的;是最美好的,也是最丑陋的。TA是你的背书,也是你的背叛;TA是你的绝望,也是你的希望。

但无论什么,当时,只道是寻常。

3.白首不相离 ■翁洹作品
白头到老,也许是情感进入暮年状态的最佳结局。在这个美好的词语里,人们希望情感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岁久弥深。 05岁的罗开明和106岁的老伴吴关风,他们已经结婚八十余年。
但站在不得不同时在多个战场拼杀的现代人角度看,这又像是另一个考验耐心与意志的战场。

“白天有人做伴,晚上有人说话。”问到什么是夫妻时,这对百岁老人这样回答。 时间,有时候是最大的一个桎梏。我们能否说服自己,心甘情愿接受它的监管与判决?
老两口喜欢看全家福,五代同堂,子孙加起来有128口人。
真正能对抗时间的,不是强大的意志,而是爱。因为,只有爱,能与时间一同不朽;甚至改变时间。

罗开明握着老婆吴关风的手腕,她的手腕有点扭伤,罗开明在帮她按摩。
因此,无论白首相离或是不相离, 都不是重点;重点是:
我的爱人——有了他或她,生命才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