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情为摄影作品之魂 ——读蔡伟伟《已是腊月》有感

2018-5-16 11:31| 发布者: cpnoz| 查看: 803| 评论: 0|原作者: 王曙|来自: 王曙摄影散文

摘要: 时过三年,现在捧起蔡伟伟的这幅作品依然有一种揪心的感觉。难怪当年我们举办在《走进大凉山》纪实摄影展览时,有那么多的观众总在这幅作品前驻足,感叹不已,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搅拌着人们的情感。 那年寒冬, ...
         时过三年,现在捧起蔡伟伟的这幅作品依然有一种揪心的感觉。难怪当年我们举办在《走进大凉山》纪实摄影展览时,有那么多的观众总在这幅作品前驻足,感叹不已,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搅拌着人们的情感。
         那年寒冬,蔡伟伟赴大凉山采风,在一个小集市上遇到这感人的一幕: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妈妈,那单薄的百褶裙下一双苍老的脚板赤裸裸地踩踏在已经结着薄冰的泥地上,双手柱着的拐杖,在寒风中颤抖着,哆嗦着。
         蔡伟伟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情景,她几乎在麻木而无支配下按下快门。泪水模糊了双眼,透过泪水蔡伟伟看到的是一幅令人不可思议的雕塑般的老人。她立刻跑进一家鞋铺,给老人购买了一双雨胶鞋,又将老人的双脚用纸巾擦拭干净,当胶鞋的温暖传递到老人的身躯时,鞋面是被泪水浸湿了。那是两人的泪水的组合,搅拌着感激,不惑,纠结和楚痛。
         是爱心驱使着一位摄影人的作为,作为来自仁爱的态度,仁爱来自心的纯净,纯净的心不仅仅滞留在同情中而是发自肺腑的一种善良。
         从作者的作品的构图与布局来看,场景中最能够打动(或者说刺痛)作者拍摄时那瞬间的情感,是那双裸露在寒流中的一双脚,同样我们也被画面的表述所感动。我有理由相信作者处在一种基本上无意识的状态中拍摄,内心的情感驱使她按动快门,她舍弃了所有场景的选择,集中表现了那双脚的特写。百褶裙、湿漉漉的泥地和那半截拐杖的烘托,其它的已经无需任何多余的表白。一种强烈的冲击波从画面中扑来。此时此刻的瞬间选择来自作者的知识与情感的积淀,得心应手的捕捉是一名摄影者基本功的彰显。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是一名摄影人,想通过自己镜头的记录来告诉更多更多的善良人。责任心和情愫完全控制了她的行为,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的举措,完完全全是内心大爱的袒露。
         透过这幅作品的评析,我们不难看到摄影艺术的难处并不在于摄影技术技巧的掌握,而是激情和感悟下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的运作。没有情感的摄影作品,无论你在后期制作中如何如何地渲染,画面再美,由于作品的缺乏灵魂的活力,它依然如同大理石一样冰凉,不能打动读者的心,读者更不能透过画面读懂作者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如同僵尸。
         这幅作品的完美之处还在于作者所赋予的命题,“已是腊月”如此鲜明地直切主题。“腊月”已经将作者的感情的阐述,将老妇人所穿着的单薄和不和时宜那种反差与对比清楚而直接地展现。加了“已是”就更进一步地将作者的痛楚进行了定位与夸张,给我们一种拾起来放不下的感觉进行了强化。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久久难忘。
2016/1/4




已 是 腊 月 四期学员蔡伟伟 摄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0:50 , Processed in 0.0812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