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一个刚刚通了公路的小山村,二十几户人家。如今大多数青壮年都出山打工谋生去了,村里只剩下“六一”、“三八”、“九九”的留守。 在村里走一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墙头屋角,门上壁前那依稀可见的当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留下的标语口号。 掐指一算,整整过去了五十个年头了,整整半个世纪,一眨眼的工夫。 此刻,我的耳旁似乎响起那“红卫兵”扯大旗造反的声嘶力竭的喊叫声:“造反有理!”,“破四旧、立四新”,“跟着毛泽东我们冲冲冲!”…… 真地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偏远的穷山沟沟的小村庄,不能幸免地卷进“红色”的潮流之中,足见文化大革命的威力和普及之深入。 村里的老人一说到当年红卫兵串联来到这里,“破四旧”的情景,一个劲地摇头:“凡是稍微值钱的东西都成了四旧,砸了,烧了。房上雕刻的花呀,人呀,全是‘封资修’硬是凿去,抠掉。”,“村里天天开会,斗村长,走资派嘛。”,“八十岁的老太太也必须背‘老三篇’,全村一片红色”。 半个世纪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让老人心有余悸的故事,一个让人不愿意回忆的故事,一个让青年人茫然的故事,一个让孩子越听越糊涂的故事…… 故事毕竟依然留在村头村尾的墙上,这里的人们不愿意将其抹去。 这里的老人依然会唱一,二首毛主席的语录歌。 在他们的宅院的中堂里依然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 这里的人们永远没有忘记大救星——毛泽东。 见证小村庄变迁的老夫老妻。 如今的留守老人生活现状 匆匆 • 痕迹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19 , Processed in 0.488898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