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突然萌发去拍摄花卉“虞美人”的念头,是由于有学生告诉我白鹭洲公园中有一片虞美人花开得特别娇艳。 那些日子我没有去拍摄,原因相当简单,花盛时观赏的人和拍摄的人特别多,管理也相当严格,想近距离地拍摄是比较困难的。等到花开的有些过劲时,尽管大多数花卉已经败榭,总会有一部分迟开的花朵展现在枝头。所以没有必要急急忙忙地去拍摄。可在前天,我的第六感觉告知必须去拍摄了,要不然就拍不到了。第二日一早就直奔白鹭洲。 果不然,不大的“虞美人”的花圃呈现一片狼藉,花朵基本上已经榭去,稀稀拉拉地依然绽放着几十朵,显得如此妩媚与顽强。似乎在与死亡作最后的拼搏,娿娜中隐藏着好胜、娇美里呈现出风流、孤独中流淌着徜徉、平淡里饱含着穿越。 面对零星,我反而能够集中情绪,一朵朵一支支地细细观察,反复琢磨,缓缓拍摄。感受着婵媛般的“虞美人”的灵,有一种目眩神迷之感觉;观察着“虞美人”花朵的魂,酝酿着堆上云端的那种痴情。 我无法考证“虞美人”花名的来历,是否与旷世英雄楚霸王项羽和那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的故事有关。当年在十面埋伏之中的项羽和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后,感叹万分。虞姬与项王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王为人的,她深知项羽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为了不使项王为难,她抢先拔剑自刎了。楚霸王见此,悲痛万分,随即也拔剑自刎了。 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的鲜花,人们为了纪念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花卉,有了寄寓和故事,就增加了十分的神秘感,不仅仅给人以艳丽,更多的给人以联想与夷粹。 此刻,再吟咏李煜的诗《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风和日丽,没有任何人的打扰,我沉浸在细细品味“虞美人”花朵的享受之中。蝉翼一般的花瓣,袒露着默默情丝,毛茸茸的茎杆,挑起一朵朵清纯,毫无缧绁,绽放着禅意绵绵。我特别喜欢“虞美人”含苞欲放的花蕾,总是谦顺地低着头,给人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不胜的感觉。那敞开所有的华丽,袒露胸怀的花朵,任凭蜜蜂入怀。彰显着淡定与大度,虽然眼下已经接近花期的尾声,却没有给人一丝一毫的偊偊行者的那种孤独,依然火辣辣,热气腾腾,一种微笑告别的潇洒犹存。 上午刚刚拍摄完成,有朋友发微信告知,午后那片“虞美人”花圃就被工作人员铲平改种别的花卉了, …… 2016、5、20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10 , Processed in 0.24434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